第45章(1 / 2)

亲自见证金律登基为帝,江时序终于松了口气,卫国的大后方暂时稳定,锦儿的大业又进一步。

从一开始,江时序知道李锦荣的目的之后,便一直担心北边的羌国;东边的齐国与西边的周国他与李锦荣暂时都没在意,因为这两国势弱,且齐国推崇礼仪邦交;便是得知雍朝内乱,他们也暂时只是观望,等着羌国的动静。

若羌国先趁乱攻入雍朝,那么不久之后,齐国与周国必然也会跟着举兵,分一杯羹;羌国若一直没有动静,那两国便也会暂时按兵不动。

不枉他来回奔波,在金律身边充当幕僚近一年,总算可以暂时放心。

此刻,江时序格外思念心上人,也知自己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挑了个时机,趁着金律身边只有几个伺候的内侍,提出请辞。

金律太过意外,连连挽留;他才登基,一堆政务等着处置,还需请教眼前这人;然而江时序太清楚自古以来的惯例,狡兔死走狗烹,若真信了金律的挽留,那才是蠢,因为他可是布置毒倒太上皇之人。

“陛下身边那么多幕僚,如今还有朝中重臣忠心辅佐,三殿下已不足为惧;且陛下也知,治国不需阴谋诡计,属下也更热衷经商之道,日后做个富贵闲人才是属下的目的。”

他这是给金律保证,无心朝堂,只想做个富家翁,陛下不必担心他玩弄权术;而此时的金律才登基,便是有心想杀他,暂时也不好动手。

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经过三次挽留,金律见他去意已定,只好赐下不少金银放人;却在他离开后,令心腹前去刺杀;那么大的把柄捏在这人手里,金律怎么可能真的放他离开。

既然不愿再为自己效力,那便杀了才安心。

然而,无论他派出的心腹找遍王都,硬是寻不到那文士的身影,得知消息的金律心中更加忌惮,又派出更多暗卫寻人;他们哪里知道,江时序早换回了往日的浪荡不羁装扮,大摇大摆出了王都,已在返回燕州的路上。

此刻的燕州,天下瞩目的科举考试已结束;一直滞留的金逸见证了卫国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便选拔齐了各属地官员,竟然还有备用官员。

李锦荣还趁着科举考试期间,在燕州腾出一处大宅子,经过改建后设为弘文馆,里面是各种藏书,方便选拔出来的备用官员查阅资料与学习;不只这些备用官员可在这里学习,便是那些没有考中的学子,亦可在此处学习,还有大儒隔两日来此讲席。

有了这弘文馆,那些没有考中的学子哪里还舍得离开燕州,尤其是寒门子弟;皆在弘文馆周围租赁民居,每日来此查阅资料与学习,竟成了天下文士与学子们向往之地。

金逸更加佩服,不知李锦荣怎能想到这些,如此的周到细致;因那句卫国寸土不让得到民心后,又笼络了天下文人的心,各地赶来的文士与学子们络绎不绝。

而李锦荣也不藏私,将更详细的科举制度告知金逸;坦承道因卫国如今急需地方官员,才会如此简单,三日便结束了第一次科举考试;待到日后,则须用这套详细的流程,才算是真正的公平。

因为寒门子弟毫无底蕴,此次通过科举的大都是世家子弟。

所以她才说此次科举不算公平,但也只能如此,接下来,她的重心便该是开疆拓土。

有心腹过后问她,为何对金逸不藏私;少女轻笑,人已经被江时序诓骗来燕州,错失羌国夺位之争;既然金逸诚心求教,自当知无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