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1 / 2)

兹事体大,梁帝与太子几人很快便定了主意。

因定国公身后还牵扯门阀世家,此事暂时应该越少人知道越好;但梁帝信任的重臣除了李砚安,其他人便是去了也震慑不住定国公;还是李砚安提醒,二皇子向来中立,最适合为此次的钦差。

太子顾承宇倒是很想去,但也知晓他的身子骨未必能经受住北境的寒冷天气;且事涉三皇子顾承衍,朝堂上太子一党的死对头,他去父皇未必放心,而李锦荣还是准太子妃,他也该避嫌。

尚书令李砚安若是出京,更容易引起百官揣测,如此看来,二皇子顾承安倒是最适合的人选。

“父皇,儿臣以为可派赤羽营护送二皇弟前往北境。”

有了封州大案的经验,赤羽营定能安全押送定国公等人回京;若是禁军前去,自然也会引人怀疑;那些门阀世家的刺杀手段,比起顾承衍有过之而无不及,太子不忍此次押送人犯再有伤亡。

最要紧的,赤羽营是李锦荣的兵,其中也有她的几个心腹;去了北境,说不得能帮上她什么;顾承宇异常笃定,他的准太子妃不只是驰援北境各城池。

当初在苍狼关她就敢率领两千骑兵杀入胡人王庭,此次拿到北境军兵权,而北境军有十万之众···恐怕李锦荣暂时不能归京,不杀的漠北三十部回到老巢,她应该不会罢休。

事情就此商定,二皇子顾承安及三法司几位不起眼的官员,在赤羽营的护送下,悄无声息离开京都,直奔北境而去。

半旬风餐露宿,顾承安等人到达肃州之后,才得知除了留守肃州的一万北境军,其余皆跟随烽静将军杀入漠北腹地。

二皇子殿下哭笑不得,这位未免太过着急,竟是半点都等不及朝廷来使便率军北上;罢了,手中李锦荣暂代北境军主帅的圣旨先保管着,等她回来再宣旨便是。

再看肃州城内还是秩序井然,顾承安更佩服李锦荣行事谨慎,留下一千飞鹰军与一万北境军守城,硬是叫那些察觉不妥的官员不敢擅动。

有了之前飞鹰军的审讯,三法司的官员在审讯时更快便得到口供,与飞鹰军审讯出来的结果毫无二致;顾承安先去看了定国公的地下宝库,而后才亲审定国公。

从始至终,定国公皆否认所有罪行;地下宝库的那些金银珍宝,不过是他攻打漠北三十部得到的战利品,朝廷允许将领留下一些,他无错。

至于那些兵器,乃是他为了北境军着想;朝廷给发下来的武器,精良不够,北境军对战的可是最勇悍的漠北三十部,那便自己造适合对战的武器,原本近些日子就准备发到北境军手中。

至于那些与漠北三十部往来信件,乃是烽静将军捏造;定国公还在嘶喊,烽静将军还是准太子妃,为了她自己的地位与战功,也为了太子地位稳固,她们才会如此伪造信件污蔑,就是要拿到北境军兵权···

二皇子殿下惯来行儒雅君子之风,可在见过地下宝库之后也变了脸色;如今再听定国公一通胡扯,还要拉太子与李锦荣下水,当即勃然变色。

“本王从来敬仰保家卫国的将军,深觉他们便是犯些小错,念在他们的战功均是用鲜血换来,也可宽宥一二;然而定国公刷新了本王对武将的认知,你实在是亘古未有之无耻奸佞,便是死一万次也赎不清你一身罪孽!”

痛快骂完之后,二皇子殿下紧接着在心中默默向师傅们告罪;不是他不守君子端方正道,实在是此人恶行罄竹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