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1 / 2)

如今已是大月朝首富的李锦荣自然有底气这么对小孩儿说。

若是单有财富,李锦荣只是一介商户,那必然要防备财富被人觊觎,容易遭遇杀身之祸;可苏湛是定国公府世子,真正的武勋之首,还将通过科考更好入仕;再有这些年李锦荣经营的权势网,可以说苏湛是既有权势地位,还有令人艳羡的财富。

如此条件,他当然不必考虑联姻强强联合。

因而,李锦荣只想少年能得偿所愿,做到她刚穿过来时心中对原身的承诺;如今更不只是因为对原身的承诺,这些年的相处与呵护,小孩儿早得到了李锦荣的真心。

少年抱着娘亲的胳膊蹭啊蹭:“嗯,湛儿都记住了。”而后眼睛亮晶晶看过来:“娘亲你知道么,就连阿铮哥哥都说,湛儿有世间最好的娘亲呢!”

说到这个,少年可太自豪了;他最好的朋友加兄弟杨世铮,可是京都最令人嫉妒的世家少年,却也羡慕苏湛有世上最好的娘亲。

李锦荣好笑,摸摸少年发顶:“娘亲也有世间最贴心的孩子。”

车厢内氤氲起安心与温情,母子俩再未多言,只在心中感受这温情脉脉。

眨眼间,少年已经过了县试、府试、乡试,眼看着就要参加在京都的会试;从最初的县试开始,都是李锦荣陪着少年回到祖籍参加,每一场少年的发挥都极为稳定。

且每一场考试,少年的名次都控制在前三之内,却不是榜首,这也是李锦荣的意思;她深知少年的能耐,却为了他之后的仕途,要求他控制名次。

“湛儿要知晓,你出自武勋世家,还是小世子,若是你的风头太过反而不好。”

之前三世都曾生活在皇家,李锦荣已经很了解帝王心思;苏湛是定国公府小世子,若他再来个三元及第,只怕陛下会顾虑定国公府在军中的影响,即便授官应该也是在翰林院坐冷板凳。

因而,此时的苏湛最应该藏拙,但也不能名次太低;国公府小世子参加科考,本就被京都人瞩目,若是名次太低,容易成为笑柄,人们会说他不自量力,分明接受陛下恩萌便可。

只有将名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令陛下与天下人都能看到苏湛身有才学;却又不是那般令人艳羡与耀眼,如此,人们只会说看看人家小世子,分明有恩萌,却还如此谦虚好学。

陛下在授官时,便会更看重苏湛的才能,又考虑他身后有定国公府,可以震慑不少权贵之家的子弟···种种权衡之下,反而更容易给苏湛实权官职。

“咱们要的是稳扎稳打,要的是湛儿踏入朝堂能实现抱负,因而不必太过锋芒毕露。”

这些年自家娘亲已经成了大月朝首富,便是陛下也召见过几回,苏湛深信听娘亲的没错。

倒是定国公夫妻表示不满,分明自家孙儿才华惊艳天下,为何还要藏拙?

李锦荣哼笑:“爹娘也想想陛下对咱们府的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