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1 / 2)

好似一夕之间,这天下便如油锅一般沸腾,再无平静。

这是和帝近日能想到的唯一感触,每次早朝都如集市般,百官各抒己见,争吵个没完;曾经动不动便闭关的日子,再也回不来了。

如今的和帝,也没了当初与五大望族互相争斗互相牵制的笃定与不动声色,就如此刻,他身上再也见不到一丝一毫的修道淡然之态,愤怒砸下奏报,声音因颤抖而变的嘶哑。

“败了?”再也坐不住,来回踱步,不可置信连声质问:“朝廷的二十万大军,只是一夜,便败的如此惨淡!”

站在百官之首的李诞也面色难看,其他人更不必说;除了五大望族的人与丞相谢修远,都瑟缩身形,恨不能有隐身术,别被盛怒的帝王看到。

便是一旁的太子,身形也骤然佝偻,本就因纵欲过度而青白的脸色又添黯沉;讨逆竟然败了,就这么败得彻底;李锦荣的檄文传遍天下,他这个太子已然激起民愤,就连父皇也听说了那些文人学子讥讽他的诗词歌赋。

若是朝廷未败,他还能拖延时间,说不得还有保住储君之位的可能。

那可是二十万大军啊,带走的是他的希望;却不想只是一夜便战败,令他再无翻身的希望。

太子想痛哭一场。

然而此时想哭的不只太子一人,便是和帝与五大望族主事之人心中也想着哭一场;战败也罢了,去讨逆的十几位将领全部被俘,还要准备真金白银赎人!

如此无用之人,他们倒是想置之不管;可天下人都看着,若是不听李锦荣的赎回这些将领,那军中之人谁还敢为他们效命?

可赎回战败之将···想想都不甘心啊,还是那么大笔银子,想起来肉痛不说,也被天下人耻笑。

李诞都没脸与和帝商议,只能心中默认;各自筹集银子赎回各自的人,谁也别嫌丢人;这还是小事,虽说肉痛,但他们的底蕴在,赎人也不算伤筋动骨。

闭了闭眼,李诞还是上前一步:“启奏陛下,当务之急不是追责,而是讨逆。”

李锦荣已在燕州建立政权,夺得雍朝近三成土地,这是将皇室与他们五大望族的脸面踩在地上啊;若此时还不痛下决心讨逆,待到丢失一半土地,怕是回天无力。

“讨逆?”和帝重重甩了下衣袖,面前十二流毓跟着晃动,令人看不清他的神色:“朕也想讨逆,大司马倒是说说,还有什么好法子!”

被帝王的语气噎了一下,李诞很快压下这口气,眼下不是争长短的时候;若真被李锦荣夺得天下,他们五大望族哪里还有如今的好日过;别说手中权利,便是富贵日子只怕也一去不复返。

“此种关头,我等当摈弃前嫌,齐心协力对敌。”他先做出姿态:“倾朝内所有兵马,臣亲自领兵,再次讨逆!”

百官齐齐嘶声,竟到了如此地步么?

上首的和帝微微眯眼,狐疑道:“大司马之意,难不成不顾边境安稳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