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1 / 2)

那日李锦荣在大帐中并未多言,只是与北境军在营中的将领们简单做了介绍,编了个幌子告知他们陛下换主将的原因。

随后城中不时有她的心腹传来最新审讯资料,她也逐渐摸清了北境军中的底子;而这等待的两日中,其余六千飞鹰军也到了军营中。

顾名思义,飞鹰军一万人皆是骑兵,且精通步兵作战与近距离搏杀;又因梁帝建立这支队伍的初衷是为了太子,配备的武器与甲胄自然与禁军不差上下,可谓是大梁最精锐之师。

六千多飞鹰军骑着骏马进入营地,只这份气势便震慑住北境军;要知道,大梁缺战马,北境军中也只有五千骑兵;而这几年定国公并未专心与漠北三十部对敌,这五千骑兵根本无法与飞鹰军相比。

这种震慑下,李锦荣约束北境军军纪,开始严格训练他们阵法与作战技巧,竟然也无人敢质疑;且根据传来的审讯资料,她又逐个找军中从上到下的将领说话,彻底令他们放下怀疑。

也是从那些审讯资料中得知,定国公在北境军中一直高高在上,仗着三皇子,还有他自己皇亲国戚的优越,上报军功时,欺上瞒下;很多底层将领与士兵的功劳,大都被他记在亲信身上,导致底层将领与士兵几年不得升迁。

这种不公平,令这些底层将领怨言很大,却又苦于无法直达天听;也有人不服,试图给京都传信告状,却都被定国公弹压;不只如此,这几人还被定国公随便找了理由处置,或是战死,军中已看不到这几人的身影。

这也是李锦荣能顺利接管北境军的根本原因,这些底层将领巴不得换一个公平的主帅;至于定国公是不是回京,这些人根本不关心,他们更高兴的是期盼已久的机会来了。

尤其李锦荣不同于定国公,一来便说要主动出击攻打漠北三十部,已开始作战前的严苛训练;又从飞鹰军那里听说了烽静将军之前的传奇,能攻灭胡人王庭的将领,即便是个少女又如何。

大抵是军人天生的血性,北境军这些底层将领更愿服从李锦荣这样的主帅;再则,这些年见多了漠北三十部屡屡进犯,他们亦仇恨漠北人。

因而,飞鹰军到了后又训练三日,李锦荣基本摸清了北境军的底细,便开始派出他们先驰援附近被漠北人围困的城池,将这种驰援当成作战训练。

此举既解救了不少百姓,又提升北境军的对敌能耐,可谓是两全其美。

李锦荣这边厉兵秣马,准备着主动出击;京都的顾承宇见到她派回来的心腹,便开始苦笑;这是人刚到北境,便又捅破了天,否则应该只是飞鸽传信便可。

听完来人禀报,顾承宇面色沉重,令心腹带人下去歇息,又令人传李砚安与李维一同见驾;三人在御书房院门前碰面时,不用多言,便默契猜到与李锦荣有关。

到了梁帝面前,顾承宇详细禀报;听闻李锦荣先救下凉州,其余三人眼内皆有喜色,也有毫不意外的平淡;待听到她夜袭大将军府,并控制住定国公等人,梁帝先说了一句,烽静将军总是如此莽撞。

再听到从大将军府发现的种种,梁帝先拍案发怒;来回踱步的声音闷重,竟连着咳喘几声。

“我竟不知,定国公便是如此诓骗朕与朝中百官···”每年谎报军情骗取军需粮草中饱私囊不说,竟胆大包天与漠北三十部合作!

李砚安沉沉叹息:“臣最心痛的是那些北境百姓啊···”

定国公如此不作为,任由漠北三十部进犯,甚至还有意纵容;为一己私利置边境百姓不顾,不知有多少人死于漠北人烧杀抢掠,更不知多少家庭流离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