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皇祖母请安——”
太后喜静,早就免了后宫中的晨昏定省。
前段日子永安伯府家的小孙子,郑庭月的胞弟,郑家七公子,在国子监读书时联合其他几个官宦子弟打伤了一学子。
那学子虽人穷,但志不短。
闹闹囔囔的告到了官府去。
大理寺负责督办此事,二话不说便把几位官家公子都抓进了大理寺的大牢里。
永安伯亲自出面,上门求情,那大理寺少卿都丝毫颜面不给。
非说郑家小公子还涉嫌杀人。
被杀的是国子监去年跳井的一学子。
永安伯府上下顿时慌了神,永安伯夫人忙进宫向太后求情,希望太后出面能先把小孙子捞出来。
养尊处优的小公子,哪里过过在牢里的日子?
太后听说大理寺居然抓了她家的儿郎,立马遣了焦公公亲自跑了一趟大理寺。
可那大理寺的官员们仿佛早就知道太后的人会去,都借由公务跑出了京城。
焦公公守了两日两夜,都没见人回来。
仰灵思昨日得慈宁宫消息,太后想要见见她。
她今日一早便来慈宁宫请安。
“快起来,快起来,还没用早膳吧?祖母这里有你爱吃的蛋酥,快来和祖母一起用早膳。”
仰灵思被嬷嬷迎入座,那桌子上果然琳琅满目的早餐,一眼望去都是她进宫这段日子爱吃的。
桌边左右两侧各站着一位妙龄女子,看起来似是和她一样大的年纪。
“灵思回宫这段日子,可还习惯?宫人们伺候的是否用心?”
太后露着和蔼的笑容,仿佛一个真真关切晚辈的长辈。
“灵思一切安好,小董嬷嬷她们也都很用心的伺候我。”
“这便好这便好”
太后握着她的手,转头对着一侧的少女说道,
“庭月,还不快给长公主请安。”
郑庭月今日席一身素白色的长裙,鬓间挽着一朵小百花,眼圈还红红的,看起来我见犹怜的模样。
仰灵思是知道太后时常宣她这个侄孙女进宫陪着。
郑庭月自及笄前,一直都在慈宁宫长大,由太后亲自教导。
“庭月给长公主请安,长公主千岁——”
郑庭月行了一个标准的宫礼,按照别的妃嫔,现在早该把她扶起来了。
可这位长公主就安坐着,任由她行完了一整套礼。
太后又望着另一侧的女子,“是死了不成,还不快来给公主请安。”
被点名的女子穿一身嫩黄色的裙子,头上没有任何装饰,眼神清明,行为举止倒是落落大方。
“纪氏沐烟给永嘉长公主请安,长公主千岁——”
仰灵思明了眼前两名女子的身份,郑氏女和纪氏女,哥哥的两房良娣。
“两位姐姐不在府中待嫁,怎得都进宫了?”
“回公主,太后娘娘怕臣女不懂宫中规矩,进宫闹了笑话,便宣臣女入宫,由慈宁宫郑嬷嬷亲自教我们规矩。”郑庭月回道。
仰灵思不由觉得好笑。
这郑氏女从小是长在太后身边的,怎会不知道这宫中的规矩?
所谓的郑嬷嬷,也是他们郑家的陪嫁嬷嬷,又怎么会为难郑家自己的姑娘?
怕是这位纪小姐怕是得罪了太后,专门被喊进宫来立规矩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