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天,太和殿。
琉璃瓦下,皇帝端坐于龙椅,面色沉凝如铁。他手中那份来自灾区的八百里加急奏折,仿佛一块灼人的火炭。
“长江决堤,千里泽国,饿殍塞川……”每一个字都像鞭子抽在天子的脸上。
“河道总督何在?”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刹那间,所有目光聚焦于左相身旁那位年约四旬、面容清癯的官员,那被点名的官员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冠,稳步出列,在汉白玉石阶前深深跪伏:
“臣在!”
“朕命你立刻赶往荆江段抗灾,救助灾民。”
“臣——领旨!”
二字千钧,叩地有声。
身为河道总督,他专门负责黄河、运河等主要水道的堤防、疏浚和治理。
庆国境内发生洪灾,他必须第一时间到场指挥
这次荆江段决堤,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为了治理长江,工部花了三年时间建了荆江大堤。
荆江大堤是长江防洪的重中之重,民间素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
现如今长江决堤,下游的漕运也会受到影响。
若是不能防洪保漕,整个庆国的经济便会处在瘫痪状态。
这些年,西边匈奴时不时的骚扰边境,北边的陈国虎视眈眈。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若是不能及时治理,民不聊生。
“父皇,大堤决堤,工部官员需一同前往灾区。”
工部的一众官员被太子点名,一个二个都缩着脑袋不敢向前。
大堤决堤,工部主要负责大堤修建的官员都要被问责。
谁能想到耗费数百万两银子修出来的大堤,还没十年便出了事。
还未等庆帝点人,工部尚书立刻跪倒在中间。
“陛下,臣愿前往灾区核查情况。”
“尚书年岁已高,怕是受不了车马彻夜兼程。”仰齐昭站在工部尚书身侧,低头俯视着他。
工部尚书感受到来自太子的压迫感,汗水大滴大滴的落在地上。
他知道,太子这是要把他压在京都,大堤决堤对于工部来说,他这个尚书定然是第一责任人。
“父皇,工部两位侍郎需一同随河道总督前往,佐之都水清吏司郎中、虞衡清吏司郎中,营缮清吏司郎中。”
“当务之急为救助灾民,修护堤坝。”
左相崔成向前,
“陛下,臣愿为钦差大臣携河道总督,工部官员即刻启程前往灾区,还请陛下赐臣尚方宝剑。”
庆帝皱着眉,似是在想什么。
“父皇,右相还未归京,启程返京需要月余,左相不宜再离京。”
崔成望着太子,“太子这是何意?”
现在朝中,除了他可为钦差大臣,还有谁更适合去灾区?
户部官员需要统管救助的灾银,河道总督和工部官员需要统管灾民安置和堤坝修复。
至于地方的巡抚,那可是问责第一人。
恐怕此刻已然战战兢兢的等着朝廷的人过去。
“父皇,儿臣愿亲往灾区抗洪救灾,安抚灾民,修复堤坝,问责地方!”
太子话音刚落,满朝哗然。
“子玺,你此话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