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千秋节。
庆国国君贺寿。
龙旌蔽日,凤盖连云。九五之尊圣寿昌,万方玉帛朝金阙。是日也,紫宸殿前钟吕鸣和,丹陛上下卤簿仪陈。百僚具朝服,依品序立,鸿胪唱赞,声震九霄。
特颁恩诏赦天下,蠲免赋税恤黎民。耆老赐肉帛,孝廉授官秩。金鸡赦书传驿道,仁德之号遍寰宇。
是谓:一人庆寿,普天同沐圣主恩;万载升平,率土共戴尧舜天。
太皇太后车架自护国寺出发,将于午后行至皇宫。
礼部官员自三日前便在山下等候,迎太皇太后回宫。
自庆帝登基后,太皇太后便移至护国寺居住,为国祈福,再未归京。
“贺大人,一切皆准备就绪。”礼部员外郎冲着面前着青色官服的大人行礼。
站在车架前的,正是现如今的礼部侍郎贺真秋贺大人。
礼部接陛下旨意,接太皇太后和长公主回京。
陛下这次甚至派了一千余人的御林军前往护国寺,护送回宫的车架。
贺真秋点了点头。
车架已由太皇太后身边的嬷嬷们布置完毕,两座精美的马车一前一后,彰显着车主人的身份。
“长公主也要回京?”
礼部员外郎悄声问道。
这次礼部接旨,要迎太皇太后和长公主同时回京。
他们在朝中为官,最近的关于公主和亲陈国的传言也是在前朝闹的轰轰烈烈。
一派人认为公主和亲能换来两国安稳,应该让长公主和亲陈国。
另一派人认为庆国身为战胜国,岂能让战胜国的公主和亲一个被俘虏来的太子?
那岂不是打庆国的脸。
“禁言。不该说的话不要说,公主岂是你能讨论的。”
贺真秋敲打完下属,太皇太后的嬷嬷也来到了车架前。
“贺大人,太皇太后和长公主已经准备好了,车架随时可以出发。”
王嬷嬷对这个礼部的大人带着笑脸。
同一时间,庆帝在前朝接受群臣拜冕旒。
各部官员遵循礼制,山呼万岁动宫垣。蛮夷使节伏阶前,献异宝而诵天恩。御座之上,天子服十二章衮服,受圭瓒之祝,龙颜悦而赐御酿,恩泽沛然如春霖。
“公主今日这身衣衫,衬得公主尊贵极了。”
小董嬷嬷爱不释手般拂过仰灵思的裙衫,心想着太子殿下送来的宫女,可各个都是人才。
主管衣衫首饰的是大宫女芷若。
仰灵思今日在芷若的打扮下,袭石榴红缕金百蝶穿花云锦宫装,外罩一件缂丝孔雀羽的霞帔。
裙裾上用细如胎发的金线绣出繁复的缠枝牡丹,每走动一步,那花瓣便在光下流转,恍若活物。
梳着高耸的凌云髻,正中插一支赤金嵌红宝的鸾鸟衔珠大簪,两侧各缀数支点翠嵌珍珠岁寒三友头花,极尽天家富贵。
小董嬷嬷仿佛看到了当年先皇后入宫时的影子。
“那还用说,我家公主本身就极尊贵。”
秋霜随着小董嬷嬷一道坐在马车里。
那漂亮极的凌云髻,恐怕也只有宫里出来的大宫女才能梳的出来。
“你啊,进了宫,可不能再像这般跟个皮猴似的,一言一行皆要谨慎。”
小董嬷嬷刮了下秋霜的鼻子,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教,秋霜的宫中礼仪已经学的差不多了。
“我知道啦,定不给公主惹麻烦。”
仰灵思抬眸含笑,眼尾勾起一抹月牙般的弧度。
“这次入宫,是咱们要赢的第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