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17的“变量竞争协议”如同一道冰冷的判决书,悬在陈默和整个tq-73世界的头顶。24个标准时的倒计时,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滴答作响。
陈默立刻进入超负荷运转状态。他首先将Z-17提供的、有限的“课题资源”(主要是能量和部分非核心的高维知识)最大化利用。他并非盲目增强防御,而是进行了精准的“定向投资”:
1.规则解析优先:将大部分资源投入对世界底层规则和“净化者”可能运用的技术原理的解析上。他深知,在绝对力量劣势下,唯有理解规则、利用规则,才有一线生机。他甚至在系统底层秘密开辟了一个“沙盒环境”,模拟与“净化者”的规则对抗。
2.玩家体系升级:对外公布的【权限碎片】系统只是冰山一角。他暗中调整了碎片获取算法,使其更倾向于奖励那些进行“创造性规则互动”和“深度环境利用”的玩家行为,而非单纯击杀。同时,他开始秘密引导少数顶尖玩家(如肝帝老王、艺术就是爆炸)接触更危险的“规则定义”概念,为后续的“规则覆写”埋下种子。
3.情报网络构建:他利用地精部落的信仰网络,将其转化为一个原始的“情报感知网”。地精们对环境的细微变化(能量波动、大地震颤、动物异常)有着本能的敏感,这些信息经过系统汇总分析,能为他提供宝贵的预警和环境数据。
然而,就在陈默全力备战时,内部问题开始显现。
玩家群体的分化:“变量战争”资料片的公布,在玩家中引发了巨大震动。除了主流的热血备战派,也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
·“投降派”\/“合作派”:少数玩家认为,与“至高规则化身”对抗是以卵击石,提议尝试“沟通”或“归顺”,认为或许能触发隐藏剧情,成为“秩序侧”的一员。他们在论坛上发表“理性分析帖”,引起小范围争论。
·“享乐派”:部分生活玩家和风景党对战争感到恐惧和厌恶,他们只想在游戏里安心种田、搞建筑,认为官方强行开启战争剧情破坏了游戏体验,甚至出现了小范围的“消极游戏”和抗议行为。
·“投机者”:一些公会和玩家开始囤积贡献点和资源,准备在战争中大发“战争财”,甚至出现了利用信息差低价收购“战备物资”的情况。
陈默通过系统监控着这些言论和行为,心中忧虑。玩家的“混沌”是双刃剑,内部的不团结可能在关键时刻导致防线崩溃。他不能强行统一思想,那会扼杀“变量”的活性。他必须引导。
于是,他发布了一系列“引导性任务”和“背景故事补充”:
·任务【坚定的心】:系列任务,通过Npc(地精摩卡)之口,讲述世界被“清理”的悲惨历史(经过修饰的版本),强调“净化者”的绝对无情,打消“合作”幻想。完成任务奖励【坚定意志】buff(对精神类攻击抗性小幅提升)。
·公告【神域的多样性】:明确表示神域尊重所有勇士的选择,生活玩家在后方保障物资、建设防御工事,同样是为战争做贡献,其“文明贡献度”将按比例转化为战争时期的特殊奖励。
·系统机制【战争债券】:推出由神域信誉背书的“战争债券”,玩家可以购买,战争结束后连本带利返还贡献点,并附加特殊称号,引导“投机”行为转化为支持战争的行为。
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内部矛盾,但裂痕的种子已经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