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没关系,”林万骁摆了摆手,“组织上会查清楚。我今天找你,不是要追究你什么责任。而是希望你,以及像你一样过去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与郑国涛同志工作交集比较多的同志,能够认清形势,放下包袱,把思想和精力完全集中到西明当前的发展和稳定大局上来。”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一些,却更具分量:“西明,不能乱,也乱不起。郑国涛倒了,是他个人的问题,但西明的工作不能停摆,西明的干部队伍不能散架。我们需要的是团结,是稳定,是把过去错误路线造成的损失尽快弥补回来,是把西明引向正确的发展轨道。”
林万骁盯着朱志杰的眼睛:“志杰同志,你在西明工作多年,情况熟,人脉广。在这个关键时期,你的态度和行动,至关重要。是继续抱着过去的模糊态度左右摇摆,还是旗帜鲜明地站出来,维护市委的权威,维护西明的大局,带领分管的部门扎实工作,这需要你做出明确的选择。”
这番话,恩威并施,既点明了郑国涛必然倒台的结局,消除了朱志杰的侥幸心理,又给了他出路和期望,强调了他对于稳定大局的重要性。
朱志杰内心激烈地挣扎着。他明白,这是林万骁给他的最后机会,也是他摆脱郑国涛阴影、争取在新格局中立足的唯一途径。继续摇摆,只会被一起清算;而果断站队,或许还能保住位置,甚至有所作为。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抬起头,目光变得坚定起来:“林书记,我明白了!请您放心,我朱志杰一定紧密团结在市委周围,特别是坚决拥护林书记您的领导!以前……以前可能有些地方认识不清,站位不高,从今以后,我一定吸取教训,恪尽职守,全力抓好政府这边的各项工作,绝不给市委添乱,绝不影响西明发展稳定的大局!”
林万骁脸上露出了些许满意的神色,点了点头:“好,志杰同志,你有这个态度,我就放心了。当前,稳定经济运行是关键,特别是你分管的财政、发改这一块,不能出任何岔子。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直接向我汇报。”
“是!林书记,我一定不辜负您的信任!”朱志杰感到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同时也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送走朱志杰后,林万骁又用类似的方式,分别约谈了统战部长李小海和副市长杨小华。
李小海主要负责民族、宗教事务,与郑国涛的经济问题瓜葛不深,但过去在一些人事安排和资源分配上,与郑国涛有过合作。林万骁在约谈中,着重强调了当前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对于西明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希望他能发挥优势,做好各界代表人士的工作,确保特殊时期不出任何乱子。李小海心领神会,当即表态坚决服从市委领导。
副市长杨小华是班子里除刘艳艳外另一位女性领导,分管文教卫等领域,相对超脱。林万骁肯定了她过去的工作,同时希望她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能推出更多实实在在的举措,缓解社会情绪,凝聚民心。杨小华本就对郑国涛的某些做法不甚认同,此刻得到林书记的肯定和嘱托,自然是毫不犹豫地表明了支持态度。
这几场私下约谈,悄然无声,却效果显着。
很快,一些微妙的变化开始出现。在接下来的市政府党组会议上,常务副市长朱志杰一改往日对郑国涛的附和姿态,在几项工作的安排上,开始更加注重与市委的汇报和衔接,甚至主动对个别过去由郑国涛主导但存在疑点的项目提出了重新审议的建议。郑国涛阴沉着脸,却发现自己发出的指令,在政府系统内得到的回应变得迟滞和勉强。
统战部长李小海则主动走访了几位重要的民族代表和宗教领袖,向他们传达市委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决心,有效地安抚了可能因政局变动而产生的疑虑情绪。
副市长杨小华也在教育系统内召开会议,强调稳定压倒一切,要求各学校抓好教学秩序和校园安全。
这些变化,虽然细微,却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郑国涛对西明政局的控制力,正在迅速流失。他赖以存在的阵营,从内部开始出现了不可逆转的裂痕。他坐在市长办公室里,能清晰地感觉到那种“树倒猢狲散”的寒意,曾经围绕在他身边的热闹与恭维,如今已变得门可罗雀,只剩下无尽的冷清和来自省纪委方向的、越来越近的脚步声。
林万骁站在办公室的窗前,俯瞰着这座城市。分化瓦解的策略正在生效,西明的权力格局,正在他冷静而精准的掌控下,进行着一场深刻而平稳的重塑。接下来,就只等那来自省委的最终定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