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务院组织召开了一次关于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专题会议,相关部委主要负责人悉数出席。
会议进行中,当讨论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文化创新活力议题时,主持会议的总务院老总目光扫过会场,落在了中宣部参会代表的方向,语气沉稳地提到了版权管理局近期的工作。
“在规范网络版权秩序方面,中宣部版权管理局近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老总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会场,“尤其是在推动《着作权法》修订通过,以及应对国际舆论、强化平台经济监管这几项上,思路清晰,举措得力,成效显着,体现了很强的担当精神。”
他略微停顿,给予了肯定的目光:“特别是林万骁同志,作为版权管理局的主要负责人,展现出了不错的专业素养和攻坚克难的能力。这项工作,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保护创作者合法权益、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值得肯定。”
这番看似平常的点评,落在与会者耳中,却有着不寻常的分量。在这样高层次的会议上被点名表扬,意味着林万骁这个名字,以及他在版权领域的作为,已经正式进入了最高决策层的视野。这不仅仅是对过去工作的认可,更是一种无声的背书,为其未来的仕途发展,投射下一道显着的光束。
消息很快传回版权管理局,局内上下与有荣焉。赵立诚、孙明远等人更是难掩兴奋。
然而,处于舆论焦点的林万骁,却显得异常平静。他如常主持局务会,部署新法实施的后续工作,仿佛那个被高层点名表扬的人与他无关。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份“关注”背后,是更重的责任和更严格的审视。
晚上,回到四合院家中。曦曦已经睡下,夏宁宁正在书房整理资料。冬夜的院落格外宁静,只有书房透出的暖黄灯光,驱散了些许寒意。
林万骁推开书房门,夏宁宁抬起头,看到他脸上并无多少喜色,反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郁,便放下手中的笔,轻声问道:“会上被表扬了,怎么看起来心事更重了?”
林万骁走到她身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拿起书桌上一个精致的相框,里面是去年夏天全家在四合院石榴树下的合影。照片里,曦曦笑得没心没肺,夏宁宁温柔地依偎在他身旁,父母脸上洋溢着满足。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相框的边缘。
“宁宁,”他放下相框,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我的下一步……可能定了。”
夏宁宁神色一凝,放下笔,认真地看着他:“去哪里?”
“西南。”林万骁吐出两个字,目光与妻子交汇,“云西省,西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