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赵晋岳的城府(1 / 2)

北江省城,昌南市。清晨六点半,天色未明,北江银行总部大楼顶层的董事长办公室休息区内,赵晋岳已经醒了。

他年近六十,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不见半分凌乱,穿着定制的深蓝色丝绒睡袍,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渐渐苏醒的城市。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无论前一夜睡得多晚,清晨必定准时醒来,用这片刻的静谧,审视他的“疆域”。

办公室占据了整层楼的一半,与其说是办公场所,不如说是一个功能齐全的私人堡垒。除了气派的办公区、会议室,还连通着带有独立卫浴的卧室、设施完备的健身房,甚至还有一个藏酒丰富的小酒吧。这里是他待得最久的地方,比那个装修风格几十年不变的“家”更像家。

七点整,生活秘书准时敲门而入,托盘里是严格按照营养师配方准备的早餐:一小碗燕麦粥,一碟水煮西兰花,两个蛋白,一杯不加糖的黑咖啡。赵晋岳对饮食极为克制,这是他保持精力和体形的秘诀之一。

他慢条斯理地用着早餐,面前的平板电脑屏幕上,滚动着秘书处整理好的全球金融快讯和国内政策要闻。他看得很快,目光锐利,偶尔会用电子笔在某个信息点上做下标记。北江银行这艘巨轮的航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风向的精准把握。

七点四十分,他换上熨帖的定制西装,打好领带,镜中的他精神矍铄,目光深沉,看不出丝毫老态,只有久居上位的威严。他从不允许自己在人前露出疲态,那意味着破绽。

八点整,他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一天的忙碌正式开始。先是听取几位副行长的简要汇报,就几个重大信贷项目的风险提示做了几句关键指示,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随后,是与某位来自京城的实权司长的视频会议,就一项区域性金融政策试点交换意见,他谈笑风生,既展现了地方金融机构的担当,又不失分寸地争取着最大利益。

会议间隙,他独自站在窗前,目光掠过鳞次栉比的楼宇,最终落在某个遥远的方向,眼神有瞬间的恍惚。那个叫苏晚晴的女人,像一株悄然蔓入他严密心防的藤蔓,带着青春的活力和不容拒绝的温柔,让他这快六十岁的老男人有了三十岁的心。

“水岸枫庭”那套顶层复式,是他通过一个境外离岸公司名义购入,再以“朋友借住”的名义交给苏晚晴使用的。她不像他接触过的其他女人,带着明确的目的性。她学艺术出身,身上有种不谙世事的纯粹,会因为他偶尔提及金融市场的波澜壮阔而目眩神迷,也会因为一幅看不懂的抽象画而蹙眉思索半天。在她那里,他暂时可以卸下“赵董事长”的面具,只是一个有些疲惫、需要陪伴的男人。

但他从未真正放松警惕。他从不与她谈论任何银行的具体事务,给她的钱也通过复杂的海外信托和古董交易洗过数遍,确保来源清白。他甚至暗中调查过她的背景,确认她身家清白,与他的任何对手都没有关联,才稍稍安心。这重关系,是他精密计算、严格控制风险下的奢侈消遣。

上午十点,一份关于版权局近期动态的内部简报放到了他的办公桌上。看到“林万骁”三个字,他的眼神瞬间变得阴鸷冰冷。

这个年轻人,不,现在应该不能称之为年轻人了,这个林万骁,像一颗被他亲手摁下却又顽强弹起的钉子。从青桥镇到龙湖区,再到如今的中宣部版权管理局,每一步都走得又快又稳,背后显然有高人指点,而且,似乎总在有意无意地触碰与他相关的领域。

版权局……赵晋岳嘴角勾起一丝冷笑。一个看似清水的衙门,但林万骁此人,绝不能以常理度之。他调任此地,是真的事出偶然,还是别有深意?尤其是近期传出的《着作权法》修订风声,以及针对大型平台企业的监管加强,隐隐让赵晋岳感到一丝不安。他控股的几家文化投资公司,以及通过白手套参股的互联网平台,或多或少都涉及版权问题,虽然经过层层隔离,但若被有心人盯上,顺藤摸瓜,终究是个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