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林万骁刚结束一个关于数据共享试点进展的讨论会,回到办公室准备处理积压的文件,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和普通座机几乎同时尖锐地响起,打破了夜的宁静。
他心头一凛,先抓起了红色电话。
“林司,紧急情况!”部值班室主任的声音急促传来,“南方清河省龙嘴峡地区发生特大型山体滑坡,初步估计掩埋了三个自然村,伤亡情况不明,通信大面积中断!”
几乎是同时,普通座机里传来政策法规司值班员同样焦急的声音:“林司,龙嘴峡滑坡!网络相关信息开始爆发!”
“立刻启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急响应机制!我马上到指挥中心!”林万骁对着两个话筒几乎同时下达指令,抓起外套就冲出了办公室。
部里的应急指挥中心瞬间灯火通明,大型电子屏幕上已经开始接收来自前方的零星画面和滚动的网络信息。滑坡现场尘土漫天,触目惊心;网络上,各种消息混杂,恐慌、求助、质疑的声音开始交织。
“报告林司!清河省官方通报已出,确认发生特大型山体滑坡,正在全力救援,但现场道路、通信阻断,详细情况不明!”
“网络平台出现大量现场附近网民发布的灾后视频和图片,情绪恐慌!”
“有自媒体开始炒作‘豆腐渣工程’、‘预警不力’等话题!”
“境外媒体开始报道,焦点集中在‘伤亡数字’和‘政府反应’上!”
信息碎片化,真相被掩埋在泥沙和混乱的信号之下。林万骁站在指挥席前,面容冷峻。这种时刻,舆论场的稳定直接影响救灾大局和人心安定。
“各小组按预案展开!”他的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监测组!24小时全网监测,重点追踪几个方向:一是灾区现场及周边网民发布的求助、现场信息,这是了解真实情况的重要补充;二是各类谣言和负面猜测的滋生点,第一时间溯源;三是主流媒体和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传播效果;四是国际舆论动向。”
“引导组!立刻对接救灾总指挥部和清河省委宣传部,建立信息直通渠道!确保我们拿到的是最权威、最一手的信息。同步开展以下工作:第一,快速提炼救灾核心信息——领导指示、救援力量投入、人员搜救进展、受灾群众安置情况,形成统一口径,协调全网发布。第二,主动设置议题,聚焦‘生命至上,全力救援’,大量推送救援人员不畏艰险、奋力施救的感人瞬间和典型案例,凝聚正能量。第三,针对已出现的谣言,联合网信部门,快速核实,精准辟谣,防止扩散。第四,准备系列评论文章,强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引导社会舆论关注救灾本身,营造众志成城的氛围。”
“协调组!保障信息通道绝对畅通,同时密切关注灾区可能出现的次生灾害风险,以及由此衍生的舆论风险,提前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