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林万骁婉拒了局里同事为他接风的提议,准时下班。这是他多年来罕有的准时下班。他打了个车,叫司机送到了西城区那座他早已购置、却难得居住的四合院。
院门轻掩,院子里,夏宁宁正陪着儿子林怀信在石榴树下看蚂蚁搬家。夕阳的余晖将母子俩的身影拉长,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爸爸!”眼尖的林怀信第一个发现他,像只快乐的小鸟般飞奔过来,扑进他的怀里。
林万骁一把抱起儿子,用力亲了亲他那胖乎乎的脸蛋,多日来的紧绷感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今天怎么这么早?”夏宁宁笑着走过来,接过他手中的公文包,眼神里满是温柔。她今天穿了一件素雅的羊毛衫,气质温婉,更添了几分京城高校老师的娴静。
“第一天报到,没什么事务,就早点回来。”林万骁抱着儿子,揽着妻子的肩膀,走进正屋。
四合院经过精心修缮,既保留了传统的格局与韵味,又加入了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古色古香,舒适宜居。这里没有龙湖别墅的阔气,却更有家的温度和沉淀感。
“曦曦,在新幼儿园还习惯吗?”林万骁放下儿子,关切地问。为了孩子上学,他们动用了些关系,将林怀信送进了京城一所教育资源顶尖的幼儿园。
“习惯!老师夸我画画好看!”林怀信兴奋地比划着,“我还认识了新朋友,叫牛牛!”
童言稚语逗得林万骁和夏宁宁都笑了起来。看着儿子天真烂漫的笑脸,林万骁心中充满了满足感。这种寻常人家的天伦之乐,对他而言,是征战官场后最温暖的慰藉。
晚饭是家里保姆做的,几样精致的家常小菜,都是林万骁喜欢的口味。席间,夏宁宁聊起了自己工作单位的情况,林怀信则叽叽喳喳地说着幼儿园的趣事。
“京城居,大不易。”夏宁宁给林万骁夹了一筷子菜,轻声感叹,“光是曦曦上学这事,就费了不少周章。以后你在这部委大院里,人际关系怕是比地方更复杂,更要处处留心。”
林万骁点点头,给妻子盛了碗汤:“我知道。这里藏龙卧虎,水深着呢。不过你放心,我有分寸。倒是你,工作和孩子都要操心,辛苦了。”
“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强。”夏宁宁微笑,“你在龙湖那几年,我和曦曦总是盼着你回来。现在好了,总算安定下来了。”
饭后,林万骁陪着儿子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儿遥控汽车,直到小家伙玩累了,被妈妈带去洗澡睡觉。
他独自坐在书房里,窗外是四合院静谧的夜色,屋内灯光明亮。桌上还摊开着从部里带回来的部分文件。他回想起白天在舆情信息局的所见所感,那种严谨、低调、注重程序的氛围,与龙湖那种大开大合、雷厉风行的工作方式确实差异巨大。
在这里,一句话、一个批示,都可能产生远超一个区域政策的影响。他需要重新校准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从习惯于发号施令的“甲方”,转变为善于领会、精于协调、慎于建言的“乙方”。
但这并不意味着退缩。他知道,这个位置,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中枢神经末梢之一,能接触到最前沿的社会动态和最核心的决策参考信息。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更广阔的战场。
家庭已然安顿,新的征程也已开启。林万骁深吸一口带着庭院草木清香的空气,目光落在那些待阅的舆情报告上,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专注。
部委岁月,就在这京城秋夜的静谧与家庭的温馨中,悄然拉开了序幕。挑战未知,但他心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