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民心所向(2 / 2)

“林书记!”

“书记,谢谢您啊!”

老人们围上来,紧紧握住林万骁的手,粗糙的手掌因激动而颤抖,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终化作了最朴素的感谢和滚烫的泪水。

林万骁搀扶着最年长的周老伯坐下,看着眼前这些饱经风霜、期盼了十年的面孔,他的心情也十分沉重和触动。他示意工作人员给老人们倒上热水,然后坐在他们中间,语气诚恳而坚定:

“周老伯,各位乡亲父老,你们受苦了!这面锦旗,这份‘账本’,我收下了。这不仅是感谢,更是鞭策和责任!”他拿起那本红布包裹的笔记本,轻轻摩挲着封面,“这上面记录的,是你们十年的煎熬,也是我们党委政府工作的失职和耻辱!我向你们保证,这个本子上记录的辛酸,到此为止!”

他环视着几位代表,目光清澈而有力:“‘彩虹桥’项目,区委区政府已经立下军令状,绝不会再半途而废!目前,我们正在全力清查历史遗留问题,依法打击阻碍项目推进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也在抓紧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重启方案。请你们放心,也请转告所有等待的回迁乡亲,我林万骁在这里承诺,一定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你们一个明确的交代,让你们早日搬进本该属于你们的新家!”

没有空话套话,只有沉甸甸的承诺。林万骁的话,像一颗定心丸,让几位老人悬了十年的心,终于踏实了下来。周老伯抹着眼泪,连连说道:“我们信!我们信林书记!有您这句话,我们再等多久都愿意!”

亲自将居民代表送出区委大院,看着他们带着希望和笑容离去,林万骁站在台阶上,久久不语。他手中还拿着那面锦旗和那本沉甸甸的“民心账本”。

“明坊,”他轻声对身边的李明坊说,“把这面锦旗挂在我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这本账本,放在我抽屉里。我要天天看着它们,提醒自己,权力来自人民,必须用之于人民。我们做的每一件事,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是,书记。”李明坊郑重地接过,他能感受到林万骁话语中的分量。

“彩虹桥”回迁居民送锦旗感谢林书记的消息,连同林万骁亲自接待、郑重承诺的场景,迅速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开来。这一次,不再是小道消息,而是带着温情和正能量的官方叙事与民间口碑的结合。

在龙湖区的普通干部群众中间,林万骁的形象开始变得立体而高大。他不再是那个仅仅在常委会上言辞犀利、让人敬畏的年轻领导,更是一个敢于触碰最棘手问题、真心为老百姓办事的“父母官”。“敢担当、能办事”这六个字,成了许多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对这位新书记最直观、最朴素的评价。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林万骁在龙湖烧起的“第一把火”,不仅照亮了“彩虹桥”项目重启的道路,更点燃了龙湖干部群众心中对改变、对发展的希望之火。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掌握了民心的林万骁,已然在龙湖站稳了脚跟,拥有了破局前行的最强大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