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院长到案(1 / 2)

调查组兵分多路,对名单涉及人员进行分类梳理和证据固定。重点,自然落在了副院长高宏斌和院长周启明这两人身上。

对高宏斌的调查,之前已展开,但冯金龙提供的线索,指向了一条更隐蔽的利益输送通道,亲属代持股份。

“高宏斌本人及其直系亲属名下,确实没有发现与医药公司直接关联的资产。”资料员将整理好的报告递给林万骁,“但是,我们扩大排查范围后,发现他的一位妻弟和一位远房外甥女,分别在某两家医疗器械销售公司持有不小比例的股份。而这两家公司,都与康瑞德公司或者名单上的其他药企有密切的业务往来,并且都曾中标过昌南二院的采购项目。”

王小舟接着说:“资金流向显示,这两家公司的利润分红,最终通过复杂的多层转账,流入了高宏斌岳母控制的一个账户,而这个账户的资金,大部分用在了他一家奢侈生活和儿子的教育上。”

“玩的是代持和资金池的把戏。”林万骁冷笑。高宏斌比范文松之流更狡猾,他不直接收受现金或实物,而是通过信任的亲属在关联企业持股,享受长期分红,将非法获利包装成合法的投资回报,企图规避监管。

“立即对高宏斌的妻弟和外甥女进行询问,固定证据链。同时,核查那两家公司的所有中标项目,与高宏斌的职权范围进行比对。”林万骁下令。

铁证面前,高宏斌这套看似高明的把戏,漏洞百出。

就在对高宏斌的调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对院长周启明的攻坚也进入了最关键阶段。

周启明受贿金额巨大,且涉及面极广,包括基建工程、设备采购、药品准入等医院核心权力领域。这已不是简单的违纪,而是严重的职务犯罪。

然而,周启明身居高位,关系网复杂,反调查能力更强。直接动他,需要铁证如山,确保万无一失。

郑国栋和李红波、陈雅丽组成的审讯组,加大了对已到案人员(如范文松、张晓璐、李维)的审讯力度,重点挖掘与周启明有关的线索。

同时,外围调查组逆向核查医院近几年的基建账目、大型设备采购流程和药品引进会议记录。

工作量巨大,但效果显着。

一条条线索被串联起来:

·医院新建住院大楼的承建商,曾向一个与周启明妻弟有关联的咨询公司支付过巨额“咨询费”,而该公司的实际业务为零。

·数笔大型设备的最终采购决策,尽管评审委员会存在异议,但周启明均利用院长职权“一锤定音”,选择了报价更高的特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