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教材处长(2 / 2)

看来表面很干净。林万骁不动声色:“继续。”

小王接着汇报:“银行流水显示,张建军夫妻的工资收入确实不高,加在一起月入两万左右。但是...”他顿了顿,“但是最近三年,有多笔大额资金从不同的账户转入其岳母的银行卡,总额约200万元。这些资金都是现金存入,分散在多个网点,无法追踪来源。”

林万骁眼睛微眯:“继续。”

小李最后汇报:“我去国际学校查过了,张建军的女儿确实在那里就读,每年学费28万。缴费记录显示,学费都是现金缴纳,没有留下身份信息。”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个看似普通的案子,可能并不简单。

郑国栋忍不住说:“这明显是在刻意规避监管啊!要是正当收入,何必这么麻烦?”

林万骁沉思片刻:“所有这些,都还只是间接证据。我们需要更直接的证据。”

他重新布置任务:“郑处,你重点查一下那些现金存款的网点分布,看看有没有规律。”“小王,你继续深挖银行流水,看看还有没有其他隐蔽账户。”“小李,你去了解一下教材管理处的工作流程,特别是教材审定和采购推荐环节。”

又过了两天,郑国栋带来了重要发现:“林主任,我们发现那些现金存款的网点,大多集中在城南几个银行网点。而巧合的是,”他压低声音,“这几家网点附近,都有几家图书出版公司的办事处。”

林万骁眼中闪过一道光:“哪几家出版公司?”

“主要是教育图书出版社、新世纪出版公司等几家专门做教材的。”

这时小王也来了:“林主任,我们发现张建军的岳母还有一个股票账户,里面有价值三百多万元的股票,开户资金也是现金存入。”

所有的线索开始串联起来。一个收入普通的处级干部,家人却拥有数百万来路不明的财产,这一切都指向了权力寻租的可能。

林万骁立即去向付国忠汇报进展。

付国忠听完汇报,沉思良久:“看来这个张建军不简单啊。表面上老老实实,背地里可能是个‘小官巨贪’的典型。”

他指示道:“继续深入调查,但要更加谨慎。教材系统关系到下一代的教育,一旦办错了,影响很坏。”

回到办公室,林万骁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城市轮廓。这个看似普通的案子,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张建军处长的形象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一个掌握着教材审定权的处级干部,表面上廉洁奉公,背地里却可能通过极其隐蔽的方式收受巨额贿赂。

而更让他警惕的是,这一切操作手法如此熟练,显然不是一天两天能形成的。背后是否还有更大的保护伞?是否还有更多的教育系统干部被拉下水?

他拿起内部电话:“郑处,来一下。我们得制定一个更详细的调查方案。”

案子才刚刚开始,但林万骁有一种预感,这个看似简单的案子,可能会牵出意想不到的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