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尘埃落定(2 / 2)

处理决定宣读完毕,教室里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被这毫不留情、严厉至极的处理结果深深震撼了。欧锦年部长“绝不姑息”四个字的分量,此刻显得如此真实而沉重。

“同志们!”周副校长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沉痛和警示,“上述处理决定,充分体现了省委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无论涉及到谁,无论职务高低,只要违反纪律,就必然受到严肃追究!绝不姑息迁就!”

“希望全体学员深刻汲取此次事件的惨痛教训,真正把纪律和规矩刻印在心、落实于行。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最后,他宣布:“接下来一周时间,全班将继续进行深入的学风整顿教育,每个人必须进一步深化认识,撰写深刻的思想汇报。”

处理决定宣布会在一片无比压抑的气氛中结束。学员们沉默地走出教室,没有人交谈,每个人都面色凝重,步履沉重。

回到宿舍,赵大河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长长吐出一口气:“俺的娘诶……双开……严重警告……这……这也太狠了……”他摸着胸口,仿佛自己也挨了一记重锤,“这下彻底完了,王启明算是毁了,李市长他们……唉……”

曹云峰推了推眼镜,缓缓道:“不是处理狠,是他们的行为实在太恶劣,撞在了枪口上。欧部长这是在杀一儆百,以儆效尤。看来,以后纪律这根弦,真是松不得了半分。”

傅逸明难得地没有发表什么评论,只是坐在书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眼神有些飘忽,不知在想些什么。

林万骁默默地看着窗外。处理结果在他的预料之中,甚至某种程度上,比他预想的还要严厉一些。这充分显示了欧锦年整顿吏治、狠抓作风的铁腕决心。他也注意到,调查组显然采纳了他的证言,并未对他有任何牵连,处理决定完全针对了实际参与者和主要责任人。

接下来的几天,党校里的气氛依旧压抑。学风整顿教育不再是泛泛而谈,而是变成了结合身边鲜活反面教材的深刻批判与自我批判。每个人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生怕在这种时候再出一丝一毫的差错。

那几位受了处分的学员,再也没有出现在青干班。他们的行李据说是由所在单位派人悄悄领走的。他们的名字,成了班上绝口不提的禁忌,也成了悬在每个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尘埃,终于落定。但落定的尘埃,并非无声无息,它们沉重地覆盖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头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经过这番雷霆洗礼,剩下的学员们仿佛真的被“淬了一次火”,眼神里的浮躁和侥幸减少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沉稳和内敛的警惕。

林万骁知道,这场风波带给他的,不仅仅是庆幸,更是深刻的警醒和对权力、纪律边界的更深层次认知。前方的路,或许风景不同,但脚下的红线,始终清晰而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