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土地杠杆(2 / 2)

上午九点,财政所窗口排起长队,工人们领到第一笔工资,有人当场落泪。

镇小学老校长攥着信封,颤巍巍地说:“小林镇长,青桥镇有救了。”

七月十五,主街破土动工。

十几台挖掘机同时作业,铁臂挥舞,尘土飞扬。

林万骁戴着安全帽,站在施工线旁,手里拿着秒表。

每挖一铲土,他都在心里算一笔账:

一公里水泥路,造价三百二十万,工期三十天,每提前一天,节省利息一万。

他把施工队长叫到跟前,声音不高:“提前一天完工,奖励五万;拖一天,罚十万。”

队长咽了口唾沫,转身吼得嗓子嘶哑:“二十四小时轮班!”

夜里十二点,工地灯火通明,像一条燃烧的长龙。

七月二十,信用社门口贴出大红告示:

“青桥镇历史债务一次性清偿,本息合计八百六十七万,一次性付清。”

告示右下角,盖着镇财政所鲜红公章。

债主们拿着欠条,排起长队,有人领到现金,当场抹泪。

信用社主任老郑握着林万骁的手,声音哽咽:“林镇长,你救了信用社,也救了我。”

林万骁拍了拍他的手背,声音平静:“救的是青桥镇,不是某个人。”

七月二十五,镇政府大厅。

一张大红纸贴在墙上:

“青桥建投第一次分红名单”

最少的三百,最多的三千,总额一百二十万。

名单末尾,一行小字:

“资金来源:宅基地指标融资收益,专款专用,接受审计。”

人群围着名单,有人数钱,有人拍照,有人当场打电话报喜。

一个小媳妇抱着孩子,踮着脚在名单上找丈夫的名字,找到后,笑得眼角开花。

七月二十七深夜,省城投董事长曹小东打来电话,声音带着酒意:“林镇长,下周省里现场会,青桥镇做典型发言,稿子准备好了?”

林万骁站在镇政府楼顶,看远处灯火,声音不高:“稿子不用准备,我带账本去。”

曹小东笑出声:“年轻人,牛逼。”

挂断电话,林万骁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便签,写下四个字:

“锅底,三千万。”

写完,把便签塞进钱包最里层,像把刀柄藏进口袋。

七月三十,青桥镇主街水泥路全线贯通。

剪彩仪式上,林万骁站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身后是一排崭新的路灯。

他手里拿着麦克风,声音不高,却传得很远:

“今天,青桥镇的路通了;明天,青桥镇的钱路也要通。

谁再上访,直接来我办公室领项目分红。”

掌声雷动,像潮水淹没废墟。

远处,夕阳照在崭新的水泥路上,像一条发亮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