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金融办调研(2 / 2)

议题转到青桥县二十亿城投债。

青桥县常务副县长亲自到场,四十出头,头发却已谢顶,汇报时声音发颤:

“我县计划以老城区棚改项目作抵押,评估价三十亿……”

赵晋岳没等他说完,檀木手杖轻轻一顿:“棚改项目?

拆迁成本谁来兜底?

北江银行可不敢接这个烫手山芋。”

副县长额头见汗,求助似的看向顾沉舟。

顾沉舟没说话,只侧头看了林万骁一眼。

林万骁翻开第二份文件夹。

《青桥县棚改项目风险缓释方案》:

省财政兜底拆迁成本、国开行提供过桥贷款、山河路桥垫资建设,三方协议已草签。

他把文件夹推到副县长面前,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风险已分摊,银行只承担债券承销,不兜底。”

赵晋岳指尖一顿,檀木手杖发出轻微的“咔哒”声,像骨头错位。

最后一个议题,山河路桥二十亿专项债。

赵晋岳终于抬起眼,目光穿过圆桌,落在林万骁脸上:“山河路桥董事长周国梁,与顾书记是同学,这层关系,怎么避嫌?”

一句话,会议室温度骤降。

顾沉舟放下钢笔,声音淡淡:“山河路桥走市场化招标,北江银行若觉得不合适,可以不承销。”

赵晋岳笑了,笑意不达眼底:“顾书记说笑了,北江银行自然责无旁贷,只是年轻人做事,要留余地。”

他目光一转,再次锁定林万骁:“小林秘书,你说呢?”

林万骁迎着他的视线,声音平稳:“余地留给风险,风险留给市场。市场不留余地,那就留给制度。”

一句话,像钉子钉进木板。

赵晋岳指尖轻敲檀木手杖,节奏渐急,像暴雨前的鼓点。

十点半,茶歇。

走廊尽头,落地窗外雪光刺眼。

林万骁端着一次性纸杯,站在窗前,看雪落在空调外机上,瞬间化水。

身后脚步声轻响,赵晋岳的声音贴着他耳后传来:“小林,听说你前阵子收了幅大千真迹?”

林万骁指尖微顿,纸杯里的水纹轻晃:“赵董事长消息灵通。”

赵晋岳轻笑,声音像蛇信子:“年轻人,喜欢古董是好事,但别忘了,古董也有赝品。”

话音未落,檀木手杖在他脚边轻轻一碰,像毒蛇吐信。

林万骁转身,目光平静:“真假,时间会验证。”

赵晋岳深深看了他一眼,转身离去,檀木手杖敲击地面的声音,在走廊里拖出长长的尾音。

十一点二十分,会议结束。

顾沉舟起身,声音不高:“城投债方案,三天后常委会讨论,今天先到这里。”

众人鱼贯而出,赵晋岳走在最后,檀木手杖在地板上敲出清脆的“哒哒”声,像一首送葬的鼓点。

林万骁收拾文件,指尖在“山河路桥专项债”页脚轻轻一折,折痕笔直,像一把未出鞘的剑。

他知道,今天这一刀,已经划开了赵晋岳的防线,也划开了自己未来的战场。

走出金融办大楼,雪又大了。

林万骁站在台阶上,仰头看雪落在掌心,瞬间化水。

他想起电梯里那句“年轻人,别太急”,嘴角勾起一点极冷的弧度。

急?

他当然急。

急着把赵晋岳的网一刀一刀割开,急着把前世的血债一笔一笔讨回。

雪落在肩头,像一场无声的淬火。

他抬脚,踏入风雪,背影挺拔如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