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轨道炮的充能(1 / 2)

林昭的手指从纳米手环的侧槽抽出,金属边缘在指尖划出一道浅浅的痕迹。数据卡已经插入离线端口,主控台上的坐标不再闪烁,而是凝成一条稳定的航迹线,直指a-9L-Δ3。她没有急着下达跃迁指令,也没有开启防御系统,只是慢慢抬起左手,朝神经接驳终端伸去——掌心那道旧伤,还在隐隐发烫。

陈默注意到了她的动作,松开了能源调控杆,转身打开控制台下方的检修面板。工具箱被他一把甩到地上,金属碰撞的声音在狭小的驾驶舱里回荡。他猛地撕开左臂的作战服,露出皮下植入的神经接口,指尖刚碰到校准旋钮,却被林昭抬手拦住了。

她的太阳穴轻轻跳了一下,“孤影”系统悄然启动。残余的防御程序像细针一样扎进大脑,带来一阵钝痛。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前已浮现出半透明的数据流——三百二十七条能量导管的结构图悬浮在视野中央,轨道炮的分流节点被标成了刺目的红色。系统自动压缩了运算层级,屏蔽了听觉和嗅觉反馈,只保留最基本的触觉同步。

0.3秒后,最优路径锁定。

她没说话,右手在控制面板上快速点了三个坐标。头顶的机械臂立刻降下,夹起高温绝缘钳,精准剪断b7、c12、d9三路导管。火花四溅,空气中弥漫起一股焦糊味。最后一根超导导管要接入主能源矩阵底部,必须手动完成双极耦合。

林昭蹲下身,从武器接口拔出一根导联针,反手插进控制台的应急槽,强行接管了机械臂权限。机械臂转向,将最后一根导管稳稳送入核心插槽。接触的一瞬间,轨道炮发出低沉的嗡鸣,充能进度条从13%猛地跳到87%,数字还在缓缓上升。

“还差三十秒。”陈默盯着主屏幕,声音压得很低。

林昭没回应。她把导联针收回作战服,右手轻轻揉了揉太阳穴,想缓解“孤影”带来的压迫感。系统提示音响起:高强度运算负荷已达78%,建议终止当前任务。她直接忽略了警告,转而调出“破晓号”的结构图谱,仔细检查可能的能量回涌点。

主能源矩阵第三层冷却阀有点异常,温度上升了0.6度。她立刻远程开启备用散热通道,并标记了七处压力薄弱区。这艘战舰经过多次改装,机械义肢留下的接口并不兼容现在的标准,如果超载持续超过四十秒,极有可能引发连锁熔毁。

“护盾还能撑多久?”她终于开口,眼睛仍盯着不断滚动的数据。

“全功率维持不超过两分钟。”陈默的手搭在护盾控制键边缘,“现在偏转角度不够,主引擎暴露在攻击范围内。”

林昭点点头,指尖轻轻敲了敲控制台边缘。她不需要模拟规避路线,也不用预判敌舰位置——“孤影”已经在后台生成了十二种交战模型。所有模型的结果都一样:如果不调整护盾角度,第一波攻击会直接击穿动力舱。

她起身走到副驾旁,伸手抓住陈默的手腕。他的皮肤有些凉,手指因长期操控战舰留下了细微的颤抖。她引导他的食指,准确按进控制面板第三象限的一个隐蔽凹槽——那是“破晓协议”的隐藏触发位,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的紧急联动程序。

“偏移47度。”她说。

陈默咬紧牙关,用力按下。护盾生成模块嗡鸣启动,能量场在战舰外层扭曲变形,缓缓向右倾斜。主屏上的护盾分布图实时更新,主引擎区域终于被完全遮蔽。

就在这时,舷窗外的空间忽然泛起一丝细微的褶皱。

三千公里外,虫洞裂隙缓缓展开,银灰色的战舰群呈扇形跃出。旗舰居中,两侧各伴五艘驱逐舰,机腹下的激光阵列已经亮起红光,充能进度条同步跳动。锁定信号覆盖了“破晓号”的每一个角落,警报还没响,但主控台已经弹出了十六项威胁评估。

林昭瞳孔微缩。“孤影”自动切入战场预判模块,计算出敌方火力投射时间:3.2秒后完成充能,首击目标是舰桥与主炮连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