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沈烬的钢琴曲(2 / 2)

时间对得上。

地点对得上。

旋律也对得上。

所有线索如蛛网般收拢,指向同一个答案:沈烬早就认识陈默,三年前就参与了他的基因修复。而“Lx-09”,很可能就是陈默在实验中的真实代号。

她的手指微微发抖,缓缓抬头,再次望向培养舱里的克隆体。对方仍睁着眼,却不再动,呼吸平稳,像陷入深眠。她小心恢复视觉反馈,发现“孤影”已锁定音频中另一段隐藏数据——一条压缩在次声波区间的副频轨道。

她启动解码程序,分步加载,以防系统崩溃。第一层解压完成,跳出一段基因序列,与陈默体内不稳定的突变位点高度重合。第二层正在解压时,主控屏突然闪烁:“本地存储空间不足,是否切换至备用缓存?”

她毫不犹豫,点了“否”。

下一秒,屏幕自动跳转,弹出一页私人笔记——沈烬亲笔所写,标题是:《关于Lx-09意识延续性的观察记录》。

内容只有几句:

“第七次尝试失败。记忆植入时出现排斥反应,主体拒绝接受‘兄长’身份认知。但当播放目标旋律时,a脑波同步率提升至82%,情绪稳定性显着增强。推测该旋律与其深层情感记忆绑定,可能源自早期家庭环境。建议保留此音频作为关键唤醒媒介。”

林昭盯着最后一行,喉咙发紧,胸口像被什么狠狠压住。

家庭环境。

唤醒媒介。

原来在沈烬眼里,陈默从来不是冷冰冰的实验体,而是某个需要被“唤醒”的人。而这首摇篮曲,是打开他真实记忆的钥匙。

她立刻调出妹妹纳米手环的日志,筛选所有与陈默相关的记录。在一段标记为“低优先级缓存”的数据里,她找到一条三年前的短讯,发送时间是林璇失踪前两小时,接收方未知。

只有八个字:“曲子交给他了,别毁掉。”

她把这条信息与沈烬的笔记并列对比,时间严丝合缝。

林璇亲手把摇篮曲交给了某个人——那个人,就是沈烬。

她终于懂了。

陈默不是偶然卷入这场计划的棋子。他是被选中的载体,是“凤凰计划”中极少数仍保留人性温度的存在。而沈烬,不只是他的研究者。

更像是……守护他的人。

主控屏上的解码进度条走到93%。

第三层隐藏数据,即将展开。

她左手紧紧握住纳米手环,右手悬在操作键上,准备随时拦截可能爆发的意识冲击。头痛越来越剧烈,视野边缘开始浮现出模糊的波纹,像水面晃动的倒影,可她没有停下。

就在这一刻——

培养舱中的克隆体,嘴唇轻轻动了动。

没有声音。

但口型,清清楚楚。

说的是:“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