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秦风骨:王翦传 > 第11章 【水淹大梁】睢阳鬼哭:这铜鼎煮人羹!

第11章 【水淹大梁】睢阳鬼哭:这铜鼎煮人羹!(1 / 2)

【一:血浸睢水,祭坛上的楚鼎】

始皇二十二年九月十二,王翦在大梁帅帐收到睢阳急报时,案上的骊山朱砂样本还泛着淡淡的硫磺味。急报是斥候用渗血的麻布写的:“睢阳反,楚遗民据城,祭于南关祭坛,火光亘夜。”

“睢阳?”王翦捏紧竹简,指尖划过“楚遗民”三字——那正是大梁地宫壁画里藏着的祸根。他抬头看向帐外,秋风卷着枯叶撞在帅旗上,发出沉闷的响。“王贲!”

“在!”帐外的王贲应声而入,甲胄上还沾着大梁城的黑泥。

“率三千轻骑,随我驰援睢阳。”王翦将半截和氏璧碎片塞进怀中,“墨翟先生,烦请一同前往——楚人的祭坛,恐藏着墨家的东西。”

墨翟背着青铜矩尺走出偏帐,目光落在王翦腰间的断水剑上:“上将军,那颜料里的秦剑锈,与当年墨家为秦军铸造兵器时的锈迹如出一辙。”

三日后黄昏,睢阳城南的睢水泛着铁锈色。秦军轻骑穿过烧毁的城门,路面上的血渍已凝成黑褐色,黏住了马蹄。南关的祭坛被火把照得通亮,数十具秦军尸体倒在石阶下,甲胄都被剥去,胸口有整齐的刀伤——是楚地特有的短柄戈造成的伤口。

“将军!祭坛上有东西!”一名斥候的呼喊刺破夜空。

王贲策马冲上祭坛,突然勒住缰绳——祭坛中央立着一尊青铜鼎,鼎高丈二,束腰平底,外撇的鼎耳上爬着三条龙形铜兽,龙首垂向鼎口,像是在啜饮什么。鼎下的柴火还未燃尽,鼎身被熏得发黑,却在火把光下泛着诡异的红光。

“这是楚国的升鼎。”墨翟随后赶到,指尖拂过鼎腹的蟠螭纹,“按周礼应为天子九鼎,这尊工艺精细,应是楚国王室用器,只是……”他皱眉看向鼎耳,“龙形爬兽的姿态不对,寻常楚鼎的龙首朝上,这尊却是朝下的。”

王翦缓步走上祭坛,目光扫过鼎周的痕迹——有被拖拽的血痕,还有散落的牛羊骨,显然刚举行过祭祀。他突然注意到鼎口边缘挂着的织物碎片,是秦军斥候的麻布披风。“备绳索,吊鼎。”

八名士兵用粗壮的麻绳套住鼎耳,奋力向上提拉。青铜鼎离开地面时,发出“吱呀”的闷响,鼎内竟传来“咕嘟”的液体晃动声。王贲举着火把凑近,火光映照下,鼎内不是水,而是浑浊的褐色浆液,漂浮着数不清的碎骨——还有三颗头颅,长发在浆液里散开,像水草般荡来荡去。

“是秦军的首级!”一名士兵失声喊道。

王翦的呼吸一滞。王贲已让人用长戈挑起一颗头颅,那颗头颅的面部肿胀变形,却能清晰看见额头正中央刺着一个暗红色的“楚”字,笔画深嵌皮肉,像是用烧红的铜针烙上去的。

“畜生!”王贲怒喝着将长戈砸在祭坛上,火星溅起,“这是上个月派去楚地侦查的斥候队!”

墨翟突然按住王翦的手臂,指向鼎内:“上将军快看,浆液里有东西在发光。”

火把凑近鼎口,褐色浆液下竟泛着点点金光。王翦示意士兵舀出浆液,随着浆液减少,更多首级露了出来——足足七颗,每颗额头都刺着“楚”字,而浆液底部,沉着一层细小的金色砂粒,与大梁地宫壁画上的颜料成分如出一辙。

“是骊山赤丹砂。”王翦的声音发冷,“他们用朱砂混着人血煮成祭汤,这不是祭祀,是诅咒。”

就在这时,鼎耳上的龙形爬兽突然“咔”地轻响,其中一只龙首竟微微转动,对准了王贲的方向。墨翟脸色骤变:“小心!是墨家的触发机关!”

【二:颅刺楚字,鼎中血咒的破绽】

王贲下意识地挥戈挡在身前,龙形爬兽却没有射出暗箭,只是从龙口中滴下三滴褐色浆液,落在祭坛的青石上,发出“滋滋”的腐蚀声。

“是血蝎毒。”墨翟蹲下身查看石上的痕迹,“与大梁壁画颜料里的毒一模一样,只是浓度更高。”

王翦走到鼎旁,指尖轻叩鼎耳——铜壁异常厚实,敲击声沉闷,不似实心。他示意墨翟:“先生,能否打开这鼎耳?”

墨翟取出青铜矩尺,将尺尖插入龙形爬兽的关节处,轻轻一撬,龙首竟应声脱落,露出鼎耳内侧的空腔。空腔里没有机关,只有一卷卷在铜轴上的绢布,被油脂浸泡得发亮。

王贲小心翼翼地取出绢布,展开时,一股浓烈的血腥味扑面而来。绢布上用朱砂画着复杂的图案:左侧是睢阳城防图,右侧是楚地山川,中间画着一尊与眼前一模一样的青铜鼎,鼎口向上喷出火焰,火焰中站着一位手持白虎旗的将军。

“是昌平君的图腾。”王翦盯着绢布上的白虎旗,“去年李信伐楚时,昌平君的帅旗就是这样的。”

墨翟突然指着绢布边缘:“这里有字。”

火把凑近,绢布角落用蝇头小楷写着一行楚隶:“以秦颅祭鼎,引地脉之怒,破王氏军魂。”

“荒谬!”王贲一把将绢布攥紧,“这分明是昌平君的诡计,想用邪术动摇军心!”

“不全是邪术。”王翦捡起那颗刺字首级,指尖拂过“楚”字的边缘,“这刺字的手法很特别,笔画末端有分叉,是楚地巫祝特有的‘封魂笔’手法。但你看这‘楚’字的最后一笔,微微向左偏——真正的巫祝刺字,笔画必须绝对端正,这是有人刻意模仿的。”

他将首级递给王贲:“而且这颗头颅的牙齿缝里有稻壳,斥候队都是关中子弟,吃惯了粟米,从不吃稻米。这些首级,根本不是我们的斥候。”

王贲愣住了,仔细查看首级的牙齿,果然有细小的稻壳残留。“那他们是谁?昌平君为何要伪造斥候的首级?”

“为了激怒我们。”王翦的目光扫过祭坛周围的尸体,“你看这些秦军尸体,甲胄虽然是我们的制式,但甲片的编绳是楚地的麻料,伤口的角度也不对——是死后被刻意补刀伪造的战场痕迹。”

墨翟突然指向鼎底:“上将军,鼎底有铭文。”

士兵们已将鼎内的浆液舀空,鼎底刻着几行模糊的楚文。墨翟用麻布擦拭后,铭文清晰起来:“考烈王二十二年,铸此鼎于纪山,用祭先祖。”

“纪山?”王翦眉头一皱,“那是楚国的祖坟所在地,昌平君怎么会有这里铸造的鼎?”

王贲突然想起什么,从怀中取出一块青铜残片:“父亲,这是刚才在祭坛下捡到的,上面有‘苍隼营’的标记。”

青铜残片上刻着一只展翅的隼鸟,正是项燕麾下“苍隼营”的军徽。王翦的脸色沉了下去:“昌平君不仅勾结了魏地遗民,还收编了项燕的旧部。他们伪造斥候被杀的假象,是想让我们误以为楚地已集结大军,引诱我们提前伐楚。”

墨翟突然按住鼎耳的空腔:“上将军,这鼎耳的构造很奇怪,内侧有齿轮纹路,不像是单纯的藏物机关。”他转动空腔内的铜轴,鼎身突然发出“咔嗒”的轻响,鼎腹的蟠螭纹竟缓缓凹陷,露出七个小孔,与大梁青铜门上的北斗七星阵一模一样。

“又是墨家的北斗机关。”王贲咬牙道,“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王翦盯着那些小孔,突然想起大梁地宫的青铜门:“用弩箭试试。”

王贲取出七支弩箭,按北斗星位插入小孔。最后一支箭插入时,鼎耳突然整体脱落,露出内侧刻满的黑色纹路——不是文字,是密密麻麻的机关图纸,用极细的刻刀雕在铜壁上,描绘着复杂的齿轮、弩箭和锁链结构。

“是连弩车的图纸!”墨翟的声音带着震惊,“而且是改良过的,射程比墨家典籍记载的远三成,还能同时发射毒箭。”

王翦凑近查看,图纸的角落刻着一个小小的“墨”字,旁边还有一行更细的刻痕:“献于昌平君,助复楚业。”

“是墨家叛徒。”墨翟的脸色发白,“墨家三派中,邓陵氏之墨向来亲近楚国,看来他们早已投靠昌平君。”

鼎外突然传来马蹄声,一名斥候翻身下马,神色慌张:“上将军!睢阳城内发现大量楚军旗号,像是要发动反攻!”

王贲立刻握紧剑柄,王翦却按住他,目光仍停留在鼎耳的图纸上:“别急,这图纸有问题。你看这连弩车的齿轮比例,根本不符合力学原理,强行制造只会崩毁——这是假图纸,昌平君在故意误导我们。”

【三:龙首藏图,机关背后的密语】

夜色渐深,睢阳城内的楚旗却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哭声,从街巷深处传来,像无数冤魂在呜咽。“是楚人的‘哭丧计’。”墨翟站在祭坛边缘,望着漆黑的城郭,“用巫歌和哭声动摇军心,当年楚军对付吴军时就用过这招。”

王翦让人点燃更多火把,照亮祭坛四周。他再次查看鼎耳的机关图,突然发现图纸上的齿轮纹路里,嵌着极细的红色线条,像是用朱砂画上去的。“先生,用清水冲刷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