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传说遍九州
栖心阁后园经苏雅一番细致梳理,百花重归和谐,生机内蕴而不失蓬勃。那经由【苏雅·技壹·莲心契·万心同契】调理过的能量场,如同被熨帖过的绸缎,平滑而温润,无声地滋养着此间万物,也使得客栈整体的氛围愈发宁静祥和。
然而,这份内部的宁静,却与外界悄然涌动的波澜形成了微妙对比。
自“心网”织就,栖心阁作为网络的核心节点,其汇聚天地元气、滋养万灵的特质便以一种超越物理界限的方式扩散开去。这并非刻意宣扬,而是能量层级达到一定程度后,自然会在相应频率的感知层面产生涟漪。加之过往住客们“以技抵宿金”留下的种种传奇故事,以及他们离去后对这段奇妙经历的感怀与口耳相传,种种因素交织,使得“栖心阁”这个名字,逐渐不再仅仅是一座隐匿于山野的精致民宿,而是在某个特定的、关注奇闻异事、追寻心灵栖息或身怀绝技的圈层中,演变成了一种带着神秘色彩的“传说”。
这传说如同长了翅膀,随着风,随着流水,随着无形的信息流,悄然遍及九州大地。版本各异,细节万千:有人说那里是失落文明的遗世桃源,内有精通古今技艺的隐士;有人说阁主是一位能洞悉人心、抚平创伤的旗袍仙子,其衣衫纹路蕴藏天地至理;更有人说,那里是连接不同时空的缝隙,有缘者可在其中遇见不可思议之人,解开心结,甚至改变命运……
这些传说,大多朦胧而充满向往,吸引了形形色色的人前来探寻。其中,有真心求索者,也有单纯好奇者,更有怀揣着各种目的、试图验证或利用传说之人。
这一日,栖心阁便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
来者是一位年约六旬的老者,身着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眼神清澈而睿智,手中捧着一只用锦缎小心包裹的紫檀木长匣。他并未直接要求入住,而是站在栖心阁那古朴的牌匾下,仰头凝视了许久,目光仿佛要穿透木质纹理,窥见其内蕴的玄奥。
正在前庭擦拭桌椅的阿阮最先注意到这位气度不凡的老者,她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上前去,温声询问:“老先生,您是来投宿的吗?我们栖心阁有规矩,需得‘以技抵宿金’方可。”
老者闻声,收回目光,看向阿阮,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微微颔首:“老朽姓陈,名墨言,听闻栖心阁汇聚天下奇技,阁主苏雅女士更是慧眼如炬,能纳百川。今日冒昧前来,并非仅为投宿,实有一物,欲请阁主及诸位高人品鉴,亦有一事相求。”他的声音平和舒缓,自带一股书卷气。
阿阮见其言辞恳切,气度雍容,不敢怠慢,便引他入内,至茶室奉茶,同时通知了苏雅。
苏雅此刻正与江屿在栖心阁顶层的静室中。江屿的灵体依旧寄于青石玉佩,但经过心网滋养以及苏雅本源的温养,已能较长时间维持清晰的意识交流,甚至可在静室范围内显化出极为淡薄的虚影,与苏雅对坐“论道”。听闻有客至,且似有来意,苏雅对江屿的虚影微微一笑:“看来,栖心阁的‘名声’,是越来越响了。”
江屿的虚影轮廓在光影中微微波动,传来带着笑意的意念:“树欲静而风不止。心网既成,栖心阁便如暗夜明灯,吸引同频者前来,亦是因果循环。且去看看,是何种‘风’吹至。”
苏雅点头,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因心境平和而纹路呈现淡雅水波状的旗袍,款步下楼。
茶室内,陈墨言老者正襟危坐,面前的紫檀木长匣已揭开锦缎,但盒盖仍未打开。林琅、墨尘、李昂等人闻讯也已来到茶室,他们对这位带着“传说”色彩前来的老者颇感兴趣。
苏雅步入茶室,与陈墨言见礼后落座。她的目光扫过那紫檀木匣,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着一股沉静而古老的气息,并非能量波动,而是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文化韵味。
“陈老先生,欢迎来到栖心阁。”苏雅开口,声音温婉,“不知先生有何物需我等品鉴,又有何事相求?”
陈墨言见苏雅气质清华,眸蕴慧光,心知传言非虚,便不再赘言,双手郑重地打开紫檀木匣的盒盖。匣内衬着明黄色软绸,静静躺着一卷古旧的画轴。画轴的轴头是温润的玉石,纸质泛黄,但保存完好,可见历代主人之珍视。
“此乃先祖流传下来的一幅古画,据传为唐代画圣吴道子门下弟子所作,名为《九州山河图》残卷。”陈墨言小心翼翼地将画轴取出,在阿阮和李昂帮忙扩开的桌面上缓缓展开。
画卷甫一展开,一股苍茫浩渺的气息便扑面而来。画中笔墨酣畅淋漓,山峦起伏如龙蟠,江河奔流似蛟舞,虽仅是残卷,所绘不过一隅之地,但那气魄、那神韵,竟仿佛将一片真实的山河浓缩于方寸之间。更奇特的是,仔细观之,画中的云气似乎还在缓缓流动,水波亦在微微荡漾,给人一种画中世界仍在“呼吸”的错觉。
【林琅·技壹·心弦共鸣·情愫感知】悄然展开。他闭上眼,指尖无意识地在膝上轻叩,试图捕捉这幅古画所承载的“情感”与“韵律”。“……好厚重的岁月之感,有赞叹,有悲悯,有豪情,亦有失落……这画中,似乎封印了一段极其强烈的情感,或者说……一个未尽的‘意念’。”他低声说道,眉头微蹙,显然这画卷蕴含的情绪复杂而深沉,远超寻常古物。【林琅·技壹·心弦共鸣·情愫感知】持续解析着古画的情感残留。
墨尘眼中精光一闪,【墨尘·技贰·星轨推演·法则洞察】已然发动。他的视线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掠过画卷的每一寸细节。“纸张、墨迹年代符合宣称。但核心异常在于……画境与真实物质界存在微小的法则纠缠。画中云水并非视觉错觉,而是其蕴含的‘意’过于强大,引动了周围环境的能量粒子产生同步效应。这已近乎‘以艺载道’,触及规则层面。”他快速分析着,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墨尘·技贰·星轨推演·法则洞察】深入剖析画作与现实的法则联系。
李昂面前光屏浮现,【李昂·技贰·数据感知·信息读取】对准了古画。无数细微的数据流在光屏上滚动。“检测到异常信息富集现象。画作本身是一个高密度信息载体,其信息结构具有某种……自洽的活性?正在持续与环境进行低强度信息交换。信息编码方式未知,疑似蕴含非标准时空坐标片段。”他的数据为墨尘的观察提供了量化支持。【李昂·技贰·数据感知·信息读取】确认了画作信息结构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