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成才和魏和尚带队离开后,李明华也整了整衣冠出门打探消息。
走在河源县的大街上,他不禁有些恍惚。
上次来时,这里是硝烟弥漫的战场,满地都是鬼子的尸体和斑驳的血迹。
而今日的街道却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仿佛那场血战从未发生过。
尽管日寇盘踞着县城,但市井百姓的生活仍在继续。
街巷间,摊贩们依旧支起摊位,吆喝声此起彼伏。
在这乱世之中,每一枚铜板都关乎一家老小的温饱。
今日若不做买卖,明日灶台便要断炊。
那些贫苦的乡民们,肩挑着自家产的山货杂粮沿街叫卖。
黝黑的面庞上刻满愁纹,无声地诉说着生活的艰辛。
李明华不动声色地在街巷间穿行,时而侧身避让过巡逻的日寇队伍。
他敏锐地注意到,这些巡逻兵手臂上都佩戴着宪兵袖标。
与先前遭遇的野战部队截然不同。
李云龙提供的情报果然不虚——眼下盘踞河原县的,确是一支宪兵部队。
望着那些队形散漫、步履拖沓的巡逻兵,李明华嘴角掠过一丝冷笑。
这般乌合之众,哪还有半点鬼子精锐的模样?
他暗自盘算:若整个宪兵部队都是这般货色,歼灭他们恐怕比吃掉一个中队还要容易。
想到这里,他心头涌起一阵燥。
他的外挂可不会挑剔敌人的成色,只要是日寇,击杀就有奖励。
眼前这群软脚虾,简直就是白送的奖励!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他在心底默念着,眼中闪过猎人般锐利的光芒。
李明华在街巷间仔细勘察了一圈。
将县城各处要道、据点都记在心里,这才不紧不慢地踱回客栈。
远远地,他注意到城里最气派的聚贤楼已经被日寇团团围住。
几十个荷枪实弹的鬼子兵把守着大门,正在里里外外地忙活。
看样子,这是为明日平田一郎的寿宴提前清场做准备。
回到客栈房间稍事休息后,外出侦查的战士们陆续归来。
他们不仅带回了一尊做工精美的青花瓷瓶作为贺礼,更带回了许多重要情报。
从战士们口中,李明华了解到。
这个平田一郎虽然只是个中佐军衔,麾下却统领着3500多头鬼子宪兵。
加上几百个二鬼子,人数还是不少的!
不久前平田一郎刚刚接替第36师团多田联队驻防河源县城。
令人意外的是,这支宪兵部队的装备远比想象中精良。
他们不仅配备着王八盒子手枪。
更清一色地装备了三八式步枪、轻重机枪等制式武器。
火力配置几乎与整编鬼子野战联队不相上下。
重武器方面更是惊人——八门九二式步兵炮、两门山炮。
还有数十挺重机枪,单从装备来看,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不容小觑。
但最关键的线索来自一名战士的发现。
这支宪兵队里,不少鬼子兵原先不过是太源城和石门城的地痞浪人。
因此这支队伍的军纪极其涣散。
几乎夜夜都有成群结队的士兵溜到城里的烟花柳巷寻欢作乐。
李明华听到这里,立即联想到白天所见那些军容不整的巡逻队。
与战士们描述的情形完全吻合。
他心中顿时了然——这伙所谓的,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战斗力恐怕连三流都算不上。
这简直就是送到嘴边的肥肉!李明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要是不吃,都对不起老天爷这番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