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接着又讨论起了编制问题。
刚才已经确定了独立营编制框架。
现在就开始具体确定连长、排长、班长等职位的人选。
经过商议,决定由高城、陈大山、许成才分别担任三个步兵连的连长。
至于骑兵部队,则由罗德水和王喜华共同管理。
他们两人对马匹非常熟悉,由他们来管理那六七十匹马是最合适不过了。
机枪排由何富贵担任排长,炮兵排则是林峰,侦查排由王大强负责。
可以说,李明华最初带来的那12名士兵。
如今竟已全部晋升为军官,成为他最信赖的“十二金刚”
当然,这并非一成不变。
李明华会根据他们后续的表现进行优胜劣汰,能者上,庸者下。
最多两个月,他便会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调整独立营军官的职位。
毕竟,打仗不是请客吃饭,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情面。
李明华是明白“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个道理的。
人员安排妥当后,独立营接下来的首要任务就是练兵。
目前,独立营中新兵和俘虏士兵占了一半数还多点。
因此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来提升他们的战斗力。
于是,从第二天开始,李明华便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练兵工作中。
他不仅拿出了自己在穿越前当兵时所积累的训练方法。
还将三三制战术等先进战术理念整理成书,传授给士兵们。
整个独立营现在粮食物资充裕,为高强度训练提供了有力保障。
李明华对士兵们的要求极为严格,天天进行高强度的操练。
从队列训练到早晚3~5公里的负重跑步。
从射击、投弹到拼刺刀、体能训练。
再到战术训练、战壕挖掘、工事修复,以及掷弹筒、迫击炮和重机枪的使用等。
各种训练项目应有尽有,花样繁多。
这把整个独立营的战士们折腾得苦不堪言。
除了繁重的军事训练外,他们还得认字学习。
新加入的战士和原来独立连的老战士一样。
都是从自己的名字学起,然后逐渐学习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字。
比如凳子、椅子、床、被子、毛巾、步枪、机枪,大炮等。
李明华把战士们最熟悉、接触最多的物品作为认字教材。
这样一来,学习就变得简单多了。
那些俘虏士兵们,也在独立营的生活和训练中,深深被折服。
所以他们在训练、学习和劳动时劲头十足,人人争先。
都巴望着能早日脱颖而出,正式加入独立营,早日成为八路军的一员。
在训练期间,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尊重和平等。
这是他们在以前当伪军甚至国军时从未有过的体验。
李明华还特意告诉这些俘虏士兵。
那些优先转化成独立营八路军战士的人,会被做好记录。
将来独立营如果再次升级或者需要更多的班长、排长等职位时。
会优先从这些表现最优秀、最合格的士兵中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