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巴蜀玉脉 > 第263章 基石与丰碑

第263章 基石与丰碑(1 / 2)

赤琼生态园,挂牌仪式现场。

昔日略显荒芜的河岸高地,如今已被精心布置成一片庄重而喜庆的会场。巨大的背景板上,“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赤琼生态园挂牌仪式”的字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没有红毯铺地和彩旗招展,只有朴实无华的开园仪式,临时搭建的观礼台座无虚席,来自省、市、县的各级领导、行业专家、合作企业代表以及数十家媒体记者齐聚于此,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夏风和煦,吹拂着落雁河两岸初具规模的盎然绿意。对岸,赤琼一号高粱苗已连成一片翠绿的海洋,在微风中荡漾着勃勃生机;近处的河道里,新栽的莲叶已浮出水面,点缀着粼粼波光;更远处,水厂和酒厂的现代化厂房在蓝天映衬下,勾勒出工业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崭新画卷。

林海身着深色西装,站在人群前方,神情沉稳,目光扫过眼前这片倾注了他无数心血的土地,最终落在主席台正中央那块覆盖着红布的牌匾上。那里,即将揭晓的不仅是一个称号,更是对夏华集团生态理念与实践的最高认可。

他的身旁,是同样精神矍铄的林江,以及夏华集团核心文化产业的所有负责人。他们不仅是来庆贺,更是来参与一场关乎未来战略整合的重要会议。

“……经过严格评审与实地考察,赤琼生态园区在生态保护、循环农业、产业融合、科技创新等方面均达到了国家级示范园区的标准,特此批准命名为‘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主席台上,来自国家部委的领导宣读完批复文件,现场顿时爆发出热烈持久的掌声。

在无数镜头和目光的聚焦下,林海与部委领导一同揭开了红布。鎏金的牌匾显露真容,“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几个大字苍劲有力,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彩。这一刻,掌声雷动,礼花齐放,标志着赤琼生态园正式跻身国家生态农业建设的最高序列。

挂牌仪式的高潮过后,会场气氛依旧热烈。林海没有沉浸在荣誉中太久,他深知,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仪式一结束,他便与林江一同,召集所有与会的核心负责人,移步至生态园内刚刚落成的综合会议中心。

这间会议室视野极佳,巨大的落地窗外,落雁河两岸的生态景观与产业布局一览无余。与会者依次落座,他们每一位,都是林海商业帝国中不可或缺的支柱,掌管着沿落雁河布局的各大核心文化产业。

林海坐在主位,目光沉稳地扫过在场每一张熟悉的面孔:国家级蜀锦文化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及蜀锦文化艺术学院院长卓玛,气质雍容,代表着传统技艺的传承与革新;国家级南红生态旅游园总经理马玉茹,精明干练,掌控着文旅融合的前沿阵地;松风水月大酒店总经理潘素素,优雅从容,连接着高端服务与在地文化;盐源玛瑙开发公司总经理阿来越秀,带着少数民族的直爽与魄力;国家级百里画廊生态产业园管委会主任杨丽雅,沉稳大气,是落雁河中游生态屏障的守护者;刚刚被任命为赤琼生态园管委会主任的陈诗雅,神情中带着一丝新任的郑重与跃跃欲试;蜀锦文化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南红博物馆馆长林墨翰,艺术气质与学术底蕴并存;羽夕博物馆馆长赵煊烨,目光深邃,守护着历史的沉淀;蜀锦博物馆馆长金智妍,温婉中透着坚定,展现着丝绸文化的魅力。

此外,还有三位特邀而来的重要客人——国色锦绣董事长徐江涛,以及刚刚驾车从风域湖赶来的羊羽和林夕。

“首先,再次祝贺赤琼生态园获批国家级园区,也欢迎诗雅正式加入我们这个核心管理团队,担起赤琼生态园的重任。”林海开口,声音平和却自带威严,会议室立刻安静下来,“今天,借这个机会把大家聚集于此,不仅仅是为了庆祝,更是要在我们夏华战略拼图最终成型的关键时刻,统一思想,明确方向。”

他站起身,走到墙边巨大的电子显示屏前,屏幕亮起,展现出一幅清晰的落雁河流域战略全景图。

“大家请看,”林海拿起激光笔,红光点落在地图最上游,“这里,是我们刚刚挂牌的‘赤琼生态园’。它不仅是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更是我们整个落雁河产业链的源头和基石。它提供的,是洁净的水源、高品质的酿酒原料、道地的中药材,以及最根本的生态保障。”

光点向下移动,落在中游区域。“这里是‘百里画廊’,杨丽雅主任负责。它以生态旅游、中药材种植和文化艺术为核心,承接上游的生态红利,将其转化为独特的旅游体验和艺术创作源泉。药材园、观光农业、写生基地、康养民宿……这些都是建立在良好生态基础之上的业态。”

光点继续下行,指向下游。“这里,是‘蜀锦文化产业园’、‘南红生态旅游园’、各大博物馆和酒店集群。卓玛主任、马总、金馆长、赵馆长、潘总……你们所执掌的,是我们文化输出、品牌塑造和价值实现的核心区域。蜀锦的华美、南红的瑰丽、历史的厚重、服务的精致,都需要上游和中游提供的物质基础与文化底蕴来支撑。”

激光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大圈,将上游、中游、下游全部囊括在内。“过去,我们这些园区、产业,或许是相对独立发展的。但从今天起,从赤琼生态园晋升国家级开始,三个国家级园区,三个国家级一收博物馆,将我们形成一个更加紧密的、有机的、强大的联合体!”

他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上游赤琼,是‘体’(物质基础);中游百里画廊,是‘相’(生态景观与文化艺术形态);下游蜀锦南红博物馆群,蜀锦文化艺术学院是‘用’(价值应用与品牌输出)。三者互为依存,缺一不可。我们要打破壁垒,实现资源、信息、客流、技术的无缝对接和高效循环!”

他看向陈诗雅:“诗雅,你的任务很重。赤琼生态园不仅要自身健康发展,更要主动对接百里画廊的旅游需求,开发生态研学、农业观光路线;你的‘赤琼玉液’酒,要成为连接上下游的媒介,进入我们所有酒店的餐桌,成为我们文旅产品的特色礼品;你的中药材,可以与学院的科研力量结合,开发高端康养产品。”

陈诗雅郑重地点头:“明白,董事长。我会尽快梳理资源,制定与各园区的对接方案。”

林海又看向杨丽雅:“丽雅,百里画廊要充分利用赤琼生态园带来的品牌效应和客流增量,设计联合旅游线路,将上游的生态体验和中游的艺术沉浸结合起来。”

“已经在规划中,董事长。”杨丽雅沉稳应答。

“卓玛院长,林墨翰主任,”林海转向文化艺术领域的负责人,“学院的课程设计、艺术创作,要更多地融入落雁河全流域的元素。赤琼的酿造文化、百里画廊的生态美学、南红玛瑙的材质语言,都可以成为你们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我们要培养的,是真正理解并能传承发扬这片土地文化的复合型人才。”

卓玛微微颔首,眼中闪烁着认同的光芒:“这正是我们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将开设与生态、酿酒、玛瑙相关的特色艺术课程。”

林墨翰接口道:“南红博物馆和艺术设计系也会联动,围绕赤琼、百里画廊主题,策划系列展览和衍生品开发。”

林海的目光最后掠过徐江涛、羊羽和林夕。“徐董,国色锦绣博物馆群落和羽夕博物馆,是陶瓷与青铜文化及美学的引领者,有着丰富后资源优势,巴蜀陶瓷文化艺术学院与蜀锦文化艺术学院珠联璧合,是落雁河左岸与右岸的文化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