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巴蜀玉脉 > 第246章 光链铸成

第246章 光链铸成(2 / 2)

低轨“哨兵”与“匕首”,中轨“鹰眼”与“长剑”,将通过光速传输的信息神经,结为一体。这将彻底颠覆传统的太空与防空作战模式,形成一道敌人难以逾越的“光之壁垒”。

然而,就在这高歌猛进的光明时刻,阴影中的“暗流”也变得更加湍急、危险。

针对林夕的那次高度伪装的钓鱼攻击,虽然被“镜影”小组成功识破并设下“蜜罐”陷阱,但对手显然极其谨慎,并未立刻上钩。他们似乎察觉到了风险,暂时蛰伏起来。

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国家级“清源”行动的联合专家组与“镜影”小组通过深度分析那封钓鱼邮件的技术细节、跳转链路的关联信息,并结合其他渠道的情报,逐渐勾勒出这个被称为“暗影蜘蛛”的高级持续性威胁组织的部分轮廓。这是一个技术精湛、组织严密、长期专注于窃取高端航空航天与国防科技情报的团伙,其活动踪迹遍布全球,背后指向某个大国情报机构。

“他们在等待,或者在寻找新的突破口。”联合专家组的负责人,一位代号“玄武”的网络战专家判断,“林总工依然是他们的最高优先级目标,但他们可能暂时绕开我们设防严密的网络路径。”

果然,新的攻击以另一种形式悄然降临。

这一次,对方没有直接攻击林夕的终端,而是选择了一个相对外围,但又能接触到部分项目信息的环节——某核心部件供应商的对外技术协调员。攻击者利用该协调员在社交媒体上泄露的零星信息,结合其他开源情报,精准构建了其人际关系和兴趣图谱,然后伪装成其母校校友会成员,通过一封精心设计的、包含恶意附件的“校友活动邀请”邮件,成功侵入了该协调员的个人电脑。

随后,攻击者以此为跳板,尝试向该供应商的内部网络渗透,其最终目标,显然是存储在内部服务器上的、与风域湖基地相关的技术规格书、接口协议以及测试报告等敏感资料。

这一攻击链极其隐蔽,绕开了风域湖基地本体的重重防御。然而,他们忽略了一点——“清源”行动启动后,国家安全部门已经加强了对所有与“龙御”项目相关供应链企业的网络安全监测与支持。

该供应商部署的、由“清源”行动专家组提供的威胁感知系统,及时捕捉到了内网中异常的横向移动行为,并迅速告警。

警报第一时间共享到了风域湖基地“镜影”小组。

“目标转向了我们的供应链!”陈东升在紧急会议上汇报,“对方手段专业,利用社会工程学打开了缺口,目前正在尝试窃取‘鹰眼’平台某关键散热部件的技术资料。”

“供应链是我们防御体系的延伸,也是相对薄弱的环节。”羊羽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必须立即阻断,并反向追踪!”

“已经协调‘清源’行动组,对该供应商网络进行隔离和溯源。”“玄武”通过网络接入会议,“同时,我们或许可以借此机会,送他们一份‘大礼’。”

林夕瞬间明白了“玄武”的意图:“将计就计,替换他们想要窃取的资料?”

“没错。”“玄武”肯定道,“我们迅速伪造一份经过‘技术降级’和‘参数微调’的假资料,替换掉服务器上的真实文件,并设置好追踪信标。让他们‘成功’窃取,带着我们的‘礼物’回去。”

“这是一步险棋,但也是主动出击,扩大战果的机会。”羊羽权衡片刻,果断拍板,“同意!立刻执行!由‘清源’专家组主导技术实施,‘镜影’小组配合提供虚假技术内容,务必保证真实资料的安全,并确保追踪手段的隐蔽性。”

一场无声的逆袭在网络的暗影中展开。“清源”行动组的专家以惊人的效率完成了虚假资料的制作与替换,并布下了多重追踪陷阱。攻击者果然中计,在数小时后,“成功”窃取了那份看似珍贵实则充满陷阱的技术文件,并开始向境外控制服务器回传。

追踪信号随之启动,如同在黑暗的森林中撒下了发光的孢子,试图照亮攻击者的来路与归途。

然而,“暗影蜘蛛”也非易与之辈。他们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使用了多层加密和跳转,并且似乎拥有快速切断和清理痕迹的预案。追踪信号在穿透了几个位于不同国家的代理节点后,最终在一个混乱地区的网络节点附近变得微弱而模糊。

“对方很警惕,追踪到跳板服务器层面,难以直接定位到最终源头。”“玄武”汇报结果时,语气带着一丝遗憾,“但我们已经获取了他们的部分攻击工具样本、命令与控制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并且确认了其与之前钓鱼攻击的同源性。更重要的是,他们带走的假资料,一旦被采信,将对其相关技术研发方向产生严重误导。”

“虽然没有直捣黄龙,但也斩断了他们伸向供应链的触手,并给予了有效反击。”羊羽总结道,“这场‘暗流’下的交锋,我们成功防御,并实现了有限度的反制。‘清源’行动与‘镜影’计划的联动,初见成效。”

他看向林夕和陈东升:“但经此一役,也暴露出我们防御体系的边界需要进一步扩展。所有关键供应商,都必须纳入统一的安全协防体系,提升整体免疫力。”

林夕补充道:“技术层面,我们也需要开发更智能的威胁感知算法,能够从更细微的行为异常中发现潜在的渗透企图。”

就在他们总结应对“暗流”的经验教训时,太空中再次传来捷报。

在完成了基础功能验证后,“鹰眼-1”卫星与一颗在轨的“龙轨”低轨卫星,成功建立了星间激光通信链路!

这道跨越数千公里真空、以光速传递的信息桥梁,如同在天地之间、高低轨道之间,编织起了一条无形的、极难被干扰截获的神经束。

指挥大厅的大屏幕上,代表着“鹰眼-1”和“龙轨”卫星的两个图标之间,一条纤细而明亮的蓝色光线稳稳连接。数据吞吐量、误码率等指标全部优于设计值。

这意味着,“光链”的核心经脉,终于打通了一节。

低轨的实时战术信息,可以瞬间上传至中轨的“鹰眼”进行融合处理;中轨的战略预警信息和增强指令,也可以瞬间下达至低轨的“哨兵”与“匕首”。反应时间被压缩到极致,信息优势被放大到空前。

羊羽凝视着屏幕上那条蓝色的光链,目光深邃。他知道,从这一刻起,“龙御”系统真正开始从分散的节点,向着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强大的体系进化。

“光链正在铸成。”他低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而任何试图窥探、阻碍这道光的‘暗流’,都必将在这愈发璀璨的光芒下,显形,乃至蒸发。”

苍穹之中,星光与激光交织成网。

大地之上,追光者们铸盾磨剑,破影前行。

光与影的史诗,翻开了新的、更加波澜壮阔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