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巴蜀玉脉 > 第243章 星链初成与利刃出鞘

第243章 星链初成与利刃出鞘(2 / 2)

“协同定位精度达到预期,A星、b星、c星成功对模拟目标1号完成交叉定位。”

“指令分发系统测试通过,主控星指令可在3秒内送达星座内任意节点。”

一系列测试项目的成功,标志着这支由18颗卫星组成的“先遣队”,已经初步具备了体系作战能力。它们不再是18个独立的激光发射器,而是一个能够感知共享、决策协同、火力互补的有机整体。

当最后一项组网测试科目顺利完成,指挥大厅内一片欢腾。这意味着,“龙轨星链”的雏形,已经在这片寂静的太空中,悄然织就。虽然这还只是一个试验星座,覆盖范围和持续值班能力有限,但它所展现出的协同效能和快速响应潜力,已经初步形成了强大的空天战略威慑力。

根据预设的战略部署方案,这18颗卫星构成的初始网络,其轨道参数经过精心设计,能够优先覆盖国家的海疆、陆地边界沿线以及数个核心战略要地的上空。实现全天候、全覆盖值守,形成高概率、高频次的过顶侦察与快速响应能力,如同在祖国的苍穹之上,布下了一道由18个灵敏触点构成的“神经末梢”与“火力前哨”。

星链初成,利刃已备。接下来的关键,便是要让地面力量能够熟练地掌握和使用这把来自苍穹的“神剑”。

就在星链组网测试成功的第二天,位于风域湖基地邻近区域的国家激光武器特战训练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并迎来了首批学员。这座新建成的训练中心设施先进,拥有从基础理论教学、模拟操作训练到实装对接演练的全套体系。

来自激光研究所的精英,以及从全国选拔的重要战略目标防卫单位,首批列装了5兆瓦至300兆瓦不等的地面\/舰载激光防空系统的单位抽调的优秀技术人员,共计两百余人,作为第一期学员,汇聚于此。他们肩负的使命,是尽快形成基于激光武器的全新作战模式和能力,并与即将成型的“星链”系统进行天地协同。

训练中心的大礼堂内,座无虚席。学员们身着不同军种的作训服,精神抖擞,眼神中充满了对新装备、新战法的渴望与好奇。

开训动员大会正式开始。在宣读了训练中心成立及主要领导任命命令后,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原“龙御”项目安全护卫负责人,作风硬朗、实战经验丰富的陈东升,被任命为激光武器特战训练大队大队长。而与他搭档,担任大队政委的,则是激光研究所,同样年轻有为、擅长思想工作和组织协调的陆小满。

陈东升和陆小满分别做了简短而有力的表态发言,强调了此次集训的重大意义和严格标准。

随后,在全场期待的目光中,羊羽和林夕走上了主席台。他们虽然身着便装,但长期主导国家级重大工程所积淀的沉稳气度与权威感,瞬间笼罩了整个会场。

林夕首先发言,她的声音清晰而柔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技术自信:“同志们,欢迎你们来到训练中心。你们即将接触和学习的,是国家最尖端国防科技的结晶——高能激光防御系统。从5兆瓦的区域防空,到300兆瓦的战略级拦截,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源于我们对光能极限运用的探索。”

她简要阐述了激光武器的技术优势——光速打击、精度极高、弹药近乎无限、效费比优异,并强调了与未来“龙轨星链”进行信息融合、协同拦截的广阔前景。“你们手中的地面激光系统,与天际的‘星链’,将共同构成一张从低空到临近空间,乃至更高轨道的立体化、网络化防御屏障。掌握它们,就是掌握了未来空天安全的钥匙。”

接着,羊羽走到了话筒前。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而坚毅的面孔,会场鸦雀无声。

“同志们,”羊羽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刚才林总工向大家描绘了技术的蓝图。现在,我想和大家谈谈,你们手中这把‘光剑’,以及我们正在天上织就的‘星网’,究竟意味着什么。”

他略微停顿,让话语的力量沉淀:“意味着,从今以后,任何敢于侵犯我领空、威胁我重要目标的不明飞行器、低慢小目标、乃至某些高速精确制导武器,在它们面前,都将变得脆弱不堪!意味着,我们国家的海疆、边境、核心城市和战略设施,将获得一道过去难以想象的光学护盾!”

他的声音逐渐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你们参加这次集训,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操作一套新式装备。你们是在参与塑造一种全新的作战模式,是在为我们的国家和军队,锻造一面坚不可摧的‘光盾’!你们今天的汗水,将直接转化为明天国家安全的底气!”

羊羽具体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精钻深研,吃透原理。不能满足于会操作,要理解为什么这么设计,故障如何排除,极限性能在哪里。第二,强化协同,树立体系思维。你们不是孤立的火力点,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要学会与友邻单位、与天上卫星共享信息,协同作战。第三,从难从严,贴近实战。训练场就是战场预演。要敢于设置复杂电磁环境、恶劣气象条件、多波次饱和攻击等极端情况,锤炼真正的打赢能力。”

最后,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台下:“未来的战场上,你们可能是第一批用光束迎敌的战士。你们的速度,将决定拦截的成败;你们的技术,将关乎目标的存毁;你们的意志,将铸就这道光学长城的坚固程度!我希望,也相信,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你们能毫不犹豫地拔出这把‘光剑’,用你们驾驭的光,斩断一切来犯之威胁!”

羊羽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一位学员的心上,点燃了他们胸中的热血与豪情。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开训动员大会结束后,紧张而充实的集训生活立刻开始。学员们被分为不同功率等级和部署平台的专业班组,投入了高强度的学习训练中。课堂里,他们潜心钻研激光物理、光学系统、控制理论;模拟训练舱内,他们反复演练目标捕获、跟踪、瞄准、发射的全流程;户外实训场,他们在不同天候背景下,操作实装系统进行对接和模拟射击……

陈东升和陆小满分工协作,一个狠抓军事技能和作战流程,一个紧盯思想动态和后勤保障,确保集训工作高效推进。

与此同时,羊羽和林夕在确保训练中心顺利运转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未来。试验星座的成功部署和初步运行,以及地面激光力量的快速孵化,只是“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要实现“全球抵达、瞬时响应、无缝防御”的终极目标,中轨增强层、同步轨道战略层的建设,以及更低成本、更高频率的发射能力,都必须加速推进。

风域湖基地的灯火,依旧彻夜长明。那18颗在轨卫星如同夜空中不眠的哨兵,与地面上正在苦练“光剑”的战士们一起,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也悄然改变着未来战争的形态与战略平衡的格局。

星链已成,利刃出鞘。光之所向,皆为疆土。一个属于“光盾”的时代,正伴随着这群追光者的脚步,缓缓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