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下达,指挥中心再次陷入极致的安静,甚至比测试开始前更加凝重。全功率运行,意味着能量核心将输出高达300兆瓦的峰值功率,光学系统、冷却系统、结构承载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任何一个环节的微小瑕疵,都可能在巨大的能量负荷下被放大,导致灾难性后果。
“能量核心,提升至额定功率输出!”
“超导磁场强度最大化!”
“冷却系统极限负载准备!”
……
一系列指令发出,监控屏幕上的各项参数开始向红色区域逼近。低沉的嗡鸣声似乎变得更加厚重,即使隔着厚厚的防护层和距离,指挥中心的人们也能隐约感受到脚下传来的、来自那个凝聚了无尽能量的核心的震动。
“全功率,发射!”
一道比之前明亮、凝实数倍的能量光束迸发而出,瞬间击穿了远处的厚重复合装甲标靶,并在其后方的吸能墙上留下一个炽红的熔蚀点。光束蕴含的恐怖能量,让所有目睹这一幕的人都感到心悸。
然而,成功发射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能否持续。
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系统在全功率下稳定运行。各项关键参数虽然处于高位,但都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波动。
“能量约束效率98.5%!”
“光学平台结构应力正常,共振微结构监测频率稳定!”
“核心温度可控!”
……
好消息不断传来。但挑战也随之出现。运行到半小时左右,冷却系统的一个次级泵组因为持续高负荷出现了轻微振动报警。现场待命的工程师团队立刻按照预案,启动备用泵组,同时对该泵组进行在线检修,十分钟内排除了故障。运行到一小时,控制系统检测到光束指向的一个微小抖动,算法迅速自我调整,在百分之一秒内完成了补偿,光束恢复稳定。
这些问题都在预案之中,系统的冗余设计和容错机制发挥了关键作用。每一次化险为夷,都让团队对“龙御之甲”的可靠性增添一分信心。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两小时,三小时,四小时……
“龙御星轨”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展现出惊人的耐久力。它沉默地矗立在试验场中央,持续喷吐着毁灭性的能量光束,仿佛不知疲倦。
指挥中心里,紧张的气氛逐渐被一种强烈的兴奋和自豪感所取代。许多人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但疲惫被巨大的成就感驱散。羊羽和林夕也始终坚守在主控台前,密切关注着每一个数据变化。
运行进入第七小时。最令人担忧的“疲劳效应”监测数据显示,光学元件的性能确实开始出现极其微弱的衰减趋势,但早已被激活的动态补偿系统完美地发挥了作用,实时调整着光束参数,使得最终输出的光束质量始终保持在最高标准。林夕提出的“赋予系统生命”的理念,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完美的印证。
“第八小时倒计时开始!”总控工程师的声音带着激动。
最后六十分钟,仿佛比之前的七个小时还要漫长。每一秒都是对系统极限的考验,也是对所有人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
当时钟终于指向第八个小时的终点时,羊羽下达了指令:“停止能量输出,系统按预定程序降级关机。”
发射指令终止。能量光束瞬间消失。能量核心开始平稳降低输出,超导磁场缓慢衰减,冷却系统逐步降低负载……庞大的系统如同一位收功的巨人,缓缓平息下来。
当所有参数最终归零,系统完全关机后,指挥中心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随即,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爆发出来!许多人激动地跳了起来,相互拥抱,击掌庆贺,眼中闪烁着泪光。赵建明老工程师摘下眼镜,擦拭着眼角;周雨薇博士和同事们抱在一起,又哭又笑;陈明远院士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无比欣慰的笑容。远程连线的苏桐,也在数据中心和团队成员们一起欢呼雀跃。
成功了!连续八小时全功率运行测试,圆满成功!
“龙御星轨”不仅成功激发了300兆瓦的强激光,更在极限状态下稳定运行了长达八小时,这远远超过了设计指标和最乐观的预期!它用无可辩驳的数据,证明了“龙御星轨”技术的可行性和强大威力!
羊羽站起身,面向所有参与测试的人员,庄重地敬了一个礼:“同志们,辛苦了!我们成功了!”
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中心,再次引燃了更热烈的欢呼。
林夕也站了起来,她看着屏幕上定格的最终数据,看着身边激动不已的同事们,看着羊羽坚毅的侧脸,心中百感交集。无数个日夜的奋战,无数次失败的煎熬,在这一刻都得到了回报。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但更多的是巨大的喜悦和自豪。
测试成功的消息,第一时间被加密报送至最高层。
不久,羊羽和林夕接到了高层领导的直接视讯连线。屏幕那端,领导人的脸上洋溢着欣慰和赞赏的笑容:“羊羽同志,林夕总工,我代表上级向风域湖基地全体科研和工程人员,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感谢!你们创造了奇迹!‘龙御星轨’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定向能防御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为国家安全增添了至关重要的战略砝码!你们是国家的功臣!”
领导的肯定,让所有基地成员倍感振奋。
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未冲昏头脑。羊羽在简短的庆祝仪式后,立刻召集核心班子开会。
“测试成功,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最关键的一步。”羊羽的表情恢复了惯有的冷静,“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
第一,全面分析测试数据,尤其是全功率运行期间出现的所有异常和预警,进行深度复盘,找出潜在隐患,优化系统。
第二,立即着手准备项目第二阶段——星载平台适应性改造和太空环境模拟测试。
第三,安保和反谍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测试成功意味着我们成为了更醒目的目标,敌人接下来的动作可能会更加疯狂。”
林夕补充道:“没错。测试中也暴露出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冷却系统的局部优化,控制算法的进一步精细化。我们需要尽快拿出改进方案。同时,星载环境下的微重力、辐射、温差等问题,将是全新的挑战。”
会议结束后,羊羽和林夕终于有机会稍微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他们并肩走在基地内部的道路上,夜空依旧繁星闪烁,但两人的心情已与测试前截然不同。
“哥,你之前说的,成功后的第一件事……”林夕轻声提醒,脸上带着一丝倦意却明亮的笑容。
羊羽停下脚步,抬头望向星空,深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然后转头看向林夕,眼中带着难得的温和与歉意:“是啊,好好睡一觉。不过,现在看来,这还是个奢望。报告、总结、下一步计划……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
林夕理解地点点头,伸手挽住他的胳膊,将头轻轻靠在他的肩膀上,尽管隔着厚厚的衣物,也能感受到一丝令人安心的温暖:“没关系,我陪你。就像我们一直以来的那样。”
两人沉默地走了一段,享受着这难得的片刻宁静。远方的风域湖在月光下泛着粼粼波光,见证着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奇迹。
“小夕,”羊羽忽然开口,语气郑重,“谢谢你。没有你,就没有‘龙御星轨’的今天。”
林夕抬起头,看着他眼中倒映的星光,微笑道:“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哥。而且,这只是一个开始。”
是的,这只是一个开始。“龙御星轨”的利剑已然铸成,但将其送上苍穹,守护那片无垠的星海,还有更艰难、更宏伟的征程在等待着他们。脚下的路,依然很长。
基地的灯火依旧通明,如同永不熄灭的星辰,照亮着通往未来的征途。而沉睡的“龙御星轨”,已在初醒的震撼中,向世界展露了它锋利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