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龙脊一号’。”羊羽介绍道,“实际系统在地下实验室,出于安全考虑,不能直接参观。”
维尔切克教授理解地点头,然后完全被模型和数据吸引:“精妙的设计!你们是如何解决热管理问题的?还有光子噪声...哦,我看到你们用了某种自适应算法...”
两人深入讨论了技术细节,维尔切克教授提出了几个宝贵的建议,让羊羽受益匪浅。
讨论间隙,维尔切克教授突然说:“听说你们遇到了一些...安全问题?”
羊羽谨慎地回答:“确实有一些商业间谍活动,但已经处理了。”
维尔切克教授压低声音:“我在国外听到一些传闻,说有几个大型军工企业对你的技术非常感兴趣,但不是通过正当途径。你要格外小心,羊羽。这项技术太重要了。”
羊羽点头:“谢谢老师提醒,我们会注意的。”
会面结束后,安全部门向羊羽汇报:“会面期间没有发现异常,维尔切克教授的背景核查也没有问题。但我们发现一个细节——维尔切克教授下榻的酒店有一个工作人员与张明有过间接接触。”
羊羽皱眉:“什么意思?”
“不能确定是否有关联,可能只是巧合。但安全部门建议我们保持警惕。”
第二天,羊羽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使用变声器,声音机械而冰冷:
“羊羽教授,我们对你的工作很感兴趣。建议你考虑国际合作,独自开发这么重要的技术不是明智之举。”
羊羽冷静地回答:“你是谁?”
“我是能给你提供资源和支持的人。”对方说,“或者...成为你最大障碍的人。选择在你。”
“如果你真的对科学感兴趣,可以通过正当渠道交流。”羊羽说,“否则,我们没什么好谈的。”
对方轻笑一声:“正当渠道?就像维尔切克教授那样?”
电话突然挂断。
羊羽立即通知安全部门追踪来电,但结果显示是通过多个虚拟号码转接,无法追踪源头。
最让人不安的是,对方提到了维尔切克教授。是随口一提,还是暗示什么?
安全部门加强了对维尔切克教授的保护和监控,但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一周后,维尔切克教授结束在大华的访问,准备返回美国。临行前,他再次与羊羽通话:
“羊羽,这次交流让我收获很大。我已经思考了一些新的方向,回去后我们可以通过安全渠道继续讨论。”停顿了一下,他补充道,“记住,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我相信你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通话结束后,羊羽沉思良久。维尔切克教授的话似乎别有深意,但他无法确定老师的真实意图。
与此同时,林夕那来了一个突破性消息:“哥,我们找到张明的行踪了!他在深圳边境被抓试图出境,使用的是韩国护照。”
“能审讯吗?”
“安全部门正在处理。但有个更紧急的情况——”林夕表情严肃,“在他的物品中发现了一些照片,包括咱家的照片,还有维尔切克教授下榻酒店的照片。”
羊羽顿时警觉起来:“维尔切一点教授知道这些吗?”
“已经通知他了,他决定推迟返程,配合调查。”
安全部门对维尔切克教授进行了更深入的问询,最终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维尔切克教授团队中的一个博士后研究人员已经被国外情报机构招募,多次窃取维尔切克教授的研究资料,教授本人并不知情,但可能无意中泄露了一些信息。
“这个博士后与张明有联系。”周局长告诉羊羽,“我们判断,他们原本计划通过维尔切克教授获取更多‘龙脊’技术的信息,或者至少评估其应用潜力。”
事情渐渐明朗起来。国际技术窃取网络在新科激光失败后,试图通过维尔切克教授这条线获取技术,但安全部门的及时行动挫败了他们的计划。
维尔切克教授对此感到震惊和愤怒,立即开除了那名博士后,并全面配合安全部门的调查。
“我很抱歉,羊羽。”维尔切克教授愧疚地说,“我太大意了,差点成为他们的工具。”
羊羽安慰老师:“这不是您的错。这些人无孔不入,防不胜防。”
经过这一系列事件,研究所的安全体系变得更加完善。羊羽团队也更加专注于“龙脊二号”的研发工作。
三个月后,“龙脊二号”原型机组装完成,即将进行首次测试。这次测试的目标是10兆瓦稳态运行,为后续的15兆瓦测试做准备。
测试前夜,羊羽站在研究所楼顶,望着满天繁星。林夕走过来,递给他一杯咖啡。
“哥,紧张吗?”她问。
羊羽笑了笑:“每次测试都紧张,但这次更有信心。我们已经走了很长的路。”
“从8.5兆瓦到10兆瓦,再到现在的‘龙脊二号’。”林夕感叹道,“这一路走来,真是不容易。”
羊羽点头:“科学探索从来都不容易。但正是这种挑战,让我们的工作更有价值。”
他望向远方,城市的灯火如星辰般闪烁。
“知道吗,小夕?我有时候会想,我们每个人就像是一点星火,单独看起来微弱,但汇聚在一起就能照亮黑暗,甚至改变世界。”
林微笑:“就像‘龙脊’一样?”
“就像‘龙脊’一样。”羊羽肯定地说,“它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种象征——中国科学家有能力攀登科技高峰,有能力守护自己的创新成果。”
第二天,“龙脊二号”首次测试如期进行。
控制中心里,大家既紧张又期待。有了“龙脊一号”的经验,团队对这次测试更加有信心。
功率稳步提升:5...
系统运行平稳,所有参数正常。
“继续提升,目标12w。”羊羽下令。
功率数字继续跳动:11w、11.5w、12w!
数字定格在12w,系统依然稳定运行。
控制中心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首次测试就超额完成目标,这是一个好兆头。
羊羽却没有太多喜悦的表情,他紧盯着屏幕上的非线性参数读数。
“怎么了?”林夕注意到他的异常。
“非线性效应开始显现了,但比预期要弱。”羊羽皱眉,“启动增强程序,逐步提高集聚场强度。”
随着集聚场强度提高,系统功率继续攀升:13w、14w、14.5w...
就在接近15w时,系统突然出现剧烈波动!
“不稳定振荡!功率波动达到±20%!”赵建明报告。
“降低集聚场强度!”羊羽立即下令,“稳住系统!”
经过一系列调整,系统最终稳定在13.5w,未能实现15w目标,但已经创造了新的记录。
测试结束后,团队进行了详细分析。
“非线性效应的控制比预期要复杂。”方启航说,“集聚场强度与系统稳定性之间存在一个微妙的平衡点,我们需要更精确地找到这个点。”
苏小满提出一个新想法:“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一种动态平衡策略,不是保持恒定强度,而是让集聚场在一定范围内智能振荡,可能反而能增强稳定性。”
羊羽赞赏地点头:“很好的思路。记录下来,作为下一步优化的方向。”
尽管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标,但团队并没有气馁。科学研究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一次挫折都是通往成功的阶梯。
晚上,羊羽收到一条加密信息,是维尔切克教授发来的:
“听说测试取得了部分成功。祝贺!关于非线性控制,我有个想法:尝试引入量子干涉效应,可能有助于稳定集聚场。详细资料已通过安全渠道发送。”
羊羽会心一笑。尽管面临各种挑战,但科学家的合作与分享精神永远不会被阻断。
他望向窗外,夜幕已经降临,研究所的灯光如星火般闪烁。
星火虽小,可以燎原。而在这片科技的星空中,“龙脊”正如一颗新星,冉冉升起,照亮着中国科技自强不息的道路。
前方的路还很长,但羊羽和他的团队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