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巴蜀玉脉 > 第165章 蠕动的龙脊

第165章 蠕动的龙脊(2 / 2)

屏幕切换到一段测试视频,只见多个光点在夜空中划出优美而致命的轨迹,准确击中目标。

杨院长满意地点头:“上级非常满意,应用单位已经下了第二批订单。你们这项技术至少让我们的重点区域防御能力提前了五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李书记补充道:“更重要的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没有任何技术依赖。”

接着,林夕又汇报了“深空之眼”系统的进展,已经顺利装备应用到空间站,林夕展示了一张令人惊叹的星空图,“‘深空之眼’的精度足以检测到来犯目标和20公里之内的空阿垃圾,极大的巩固了自身的地位和安全。”

杨院长仔细观看着数据:“中科院那边对你们的系统评价很高,说是打开了中国天文学研究的新窗口。”

两个项目的汇报结束后,会议室短暂安静下来。羊羽和林夕交换了一个眼神,知道接下来的才是重点。

“那么,”李书记向前倾身,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现在说说那个被你们称为‘龙脊’的项目吧。”

羊羽站起身,手势轻触会议桌表面,整个桌面的显示立即变为一个复杂的技术蓝图。四周屏幕同步显示出更加详细的设计图和参数。

“‘龙脊’项目,正式名称为‘连续输出10兆瓦级高能激光攻防系统’,是我们研究所接下来的核心攻关目标。”羊羽的声音中有着难以掩饰的激情,“这将是我国激光技术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也将从战术级别正式跨入战略级别”

他详细介绍了项目的技术应用前景。10兆瓦连续输出功率,比目前国际上公开的最强激光系统还要高出近一倍;光束质量因子接近衍射极限;能够持续运行超过一小时而不衰减......

“这样的性能指标,将使我们在材料科学、能源研究、空间推进、军事变革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羊羽展示了一系列模拟应用场景,“在高能场质聚变研究方面,这种功率级别的激光可以为惯性约束聚变提供全新方案;在太空领域,可以作为推进系统推动探测器达到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工业领域,能够处理以往无法加工的超硬材料。”

杨院长表情严肃:“技术风险有多大?我记得西方国家在类似项目上遇到了很多困难,特别是散热和光学元件损伤问题。”

“是的,院长。”羊羽点头承认,“高功率下的热管理是最大挑战之一。我们设计了一套多级冷却系统,利用液态金属作为初级冷却剂,配合相变材料散热。光学方面,我们与光电所合作开发了新型镀膜技术,能够承受极高的能量密度。在材料的选择上,如何同时优化强度、韧性、抗氧化性和抗烧蚀性仍是一个难题,我们选择了超高温陶瓷。"

林夕接话道:“我们已经完成了原理验证实验,关键技术在实验室环境下都得到了验证。现在需要的是工程化放大和系统集成。”

汇报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两位领导不断提出尖锐而到位的问题,羊羽和林夕一一作答。显然,他们对这个项目已经做了充分准备。

最后,李书记靠在椅背上,露出满意的表情:“项目名称叫龙脊,非常好!我们的激光事业确实需要这样的脊梁!”

杨院长补充道:“不仅是激光事业的脊梁,更是国家科技事业的脊梁。你们提出的方案和思路很有创造性,特别是那个分级实施、风险控制的策略。”他停顿了一下,看向两位年轻的所长,“小羽、小夕,你俩在所一级的领导中虽然年轻,但你们的智慧、思路、工作方法、领导艺术,是值得我们的同行好好学习的。这半年内攻下的两个科研项目,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林夕微微欠身:“院长过奖了,我们也是一步一步的学习,只是不敢松懈。事实上,‘龙脊’项目的很多思路都来源于前两个项目的经验积累。”

“哦?具体说说?”李书记感兴趣地问。

“比如‘龙鳞’项目让我们掌握了高精度光束控制技术,‘深空之眼’则提升了我们对于极端精密测量的理解。”林夕解释道,“而这些恰恰是‘龙脊’所需要的关键技术。我们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在已有技术基础上的集成创新。”

羊羽补充道:“更重要的是团队积累的经验和信心。经过两个大项目的锤炼,我们的科研团队已经成长为国内最强、最有战斗力的激光技术团队之一。”

会议结束后,两位领导提出要去看一看实际研究环境。羊羽和林夕带着他们参观了几个关键实验室。

在光学实验室,研究人员正在测试新型激光晶体;在控制室,工程师们调试着精密的光束导向系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个占地半个足球场大的高能实验室,里面各种设备令人眼花缭乱。

“这里将是‘龙脊’的主测试场。”羊羽指着一个正在加固的区域说,“我们需要特别加固的地基和防护墙,10兆瓦的激光足以在瞬间汽化大多数材料。”

参观过程中,杨院长注意到一个细节:几乎所有科研人员见到羊羽和林夕时,那种尊敬和信任是发自内心的,不仅仅是上下级之间的礼节。

在一台复杂的设备前,一位年轻女研究员正在向羊羽汇报什么,羊羽认真倾听后,提出了几个建议,两人然后进行了简短而平等的技术讨论。那种氛围明显是开放而包容的。

“你们的领导风格很特别。”杨院长在离开实验室时评论道,“没有那么强的等级感,更像是学术伙伴关系。”

林夕微笑:“激光技术发展太快,任何一个人都难以掌握所有领域。我们必须信任每个领域的专家,即使他们可能比我们年轻或者资浅。”

李书记点头:“这种氛围很好,科研就需要这种开放、平等、务实的精神。”

一天的调研接近尾声,两位领导即将离开。在研究所主楼前,杨院长握着羊羽和林夕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龙脊’项目意义重大,院里会全力支持。你们要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准备,这不会是一条平坦的路。”

“我们明白。”羊羽坚定地回答,“已经做好了应对挑战的准备。”

李书记补充道:“人才方面有没有困难?需要从其他单位抽调骨干支持吗?”

林夕想了想:“目前团队核心阵容已经形成,如果有合适的光学材料和热管理专家,确实还需要补充一些力量。”

“好,院里会协调解决。”杨院长爽快答应,“你们尽快把详细方案和需求报上来,经费方面,前两个大项目的经费已经核销冲抵,海纳的贷款已还。研究院这次充分保障你们的预研经费。”

送走两位领导后,羊羽和林夕相视一笑,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兴奋与压力。

“终于正式开始了。”羊羽深吸一口气,望向远处正在落下的夕阳。

林夕点头:“是啊,最难的部分才刚刚开始。10兆瓦...想想就让人既兴奋又害怕。”

“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讨论过的那个设想吗?”羊羽突然问道,“关于利用高能激光推动星际航行的那个疯狂想法?”

林夕笑了:“当然记得,那时候所有人都觉得我们异想天开。现在看来,‘龙脊’可能是通向那个梦想的第一步。”

两人并肩走回研究所大楼,身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大楼内,无数科研人员仍在忙碌着,各种仪器发出低沉的嗡鸣声,仿佛一头即将苏醒的巨龙正在积蓄力量。

在食堂门口,他们遇到了王师傅。大厨神秘地叫住他们:“所长,今天我试验了一道新菜,叫‘龙脊烈焰’,要不要尝尝?”

羊羽和林夕相视而笑,欣然接受了邀请。在这个不寻常的研究所里,科技与生活、梦想与现实,就这样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激光事业向前迈进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