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巴蜀玉脉 > 第157章 淬火之心

第157章 淬火之心(1 / 2)

审计区陷入一片死寂的泥沼。技术区那山呼海啸般的狂喜声浪,如同有形有质的巨锤,狠狠凿穿了无形的分界线,撞在徐峰和他身后每一个审计组成员的胸口。

徐峰悬在虚拟键盘上的手指,神经质地抽搐了一下,终究没能按下那个预设的、旨在掀起新一轮凌厉质询的指令。他僵在那里,脖颈的线条绷得如同即将断裂的弓弦,视线死死钉在对面主屏幕上那片象征着绝对掌控的深邃蓝色。那蓝色如此纯粹,如此稳固,像一个无声的宇宙,将他面前屏幕上那个被反复标红、放大的资金疑点映衬得无比渺小、无比可笑。那精心构筑的逻辑链条,那引以为傲的财务洞察,在这片由原子与能量、汗水与意志铸就的科技壁垒面前,脆弱得如同沙滩上的城堡,一个浪头便足以抹平。

他张了张嘴,喉咙里像是堵满了滚烫的砂砾,干涩得发不出任何有意义的音节。那份试图证明对方管理混乱、资金失控的审计底稿,此刻在他指间仿佛有千钧之重,沉甸甸地嘲笑着他的预判。挫败感和一种被无形力量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荒谬感,像冰冷的藤蔓缠绕住心脏,勒得他几乎窒息。他身后的团队成员更是噤若寒蝉,眼神仓惶地交换着,脸上残留着震惊褪去后的茫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动摇。那面象征着海纳权威、冰冷秩序的“审计之墙”,在技术突破的灼热光焰下,无声地裂开了道道缝隙。

羊羽缓缓转过身。沸腾的人群在他身后构成模糊而狂热的背景,他的目光却如同经过最精密校准的激光,穿透喧嚣,精准地落在徐峰那张失血般苍白的脸上。没有胜利者的倨傲,没有刻意的示威,只有一种历经熔炉淬炼后的沉凝。他抬起手,指向那片深邃的蓝与那道清晰的金色安全边界线,动作简洁,却带着一种万语千言也无法承载的分量。

那无声的宣告,比任何慷慨陈词都更具穿透力。

徐峰猛地吸了一口气,冰凉的空气刺入肺叶,带来一丝短暂的清醒和更深的狼狈。他强行挺直微微佝偻的脊背,试图重新拾起那副精英面具,但镜片后的目光已不复最初的锐利,只剩下强撑的、摇摇欲坠的冷硬。

“数据…我们需要时间…复核。”他的声音干涩,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虚弱尾音,努力维持着最后一点体面。他避开羊羽的目光,也避开那片刺眼的蓝色屏幕,生硬地转向林夕,“所有…所有关于新结构、新配方验证的完整报告,包括…包括原始实验记录和超算日志,请立即归档,审计组…需要调阅。”每一个字都像是从齿缝里艰难挤出来的。

“所有不涉密文件权限已为审计组开放。”林夕的声音平稳无波,听不出半分波澜,只有眼底深处那抹浓重的疲惫,昭示着她刚刚经历过的极限压榨。她甚至微微侧身,让开了主控台前的位置,姿态从容得像是在邀请客人参观自家的花园,“周工,继续配合审计组工作,确保数据调阅顺畅。”

徐峰僵硬地点了点头,再也无法在这片充斥着胜利荷尔蒙的空气里多待一秒。他几乎是仓促地转过身,带着他那支士气明显受挫的团队,脚步略显凌乱地退向角落的数据分析终端区。那背影,透着一股强弩之末的灰败。

短暂的“休战”并未带来真正的喘息。技术区的狂欢如同潮水般迅速退去,留下的是更深沉的疲惫和更加艰巨的任务。短暂的极限测试成功和新结构模型的验证通过,仅仅是在深渊边缘钉下了一根救命的锚桩。要将这根锚桩拓展成通向未来的坚实桥梁,还有无数凶险的关隘横亘在前。

“羊所长,模型是漂亮,但现实是——材料!我们拿什么烧出来?!”材料组负责人老秦的声音嘶哑,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焦虑。他指着屏幕上那如同艺术品般完美的“金刚石-碳化硅梯度复合热沉模块”结构图,“实验室里烧拇指大一点样品,靠的是不计代价的堆料、堆时间、堆运气!可谐振腔核心需要的是整块!桌面那么大!还要保证梯度结构的绝对均匀和晶格完整性!现在的工艺,良品率无限接近于零!成本…天文数字!”

巨大的环形屏幕上,那片深邃的蓝色背景前方,瞬间被密密麻麻的红色警告标记覆盖——量产可行性:极低;晶格缺陷控制:超难;热等静压工艺窗口:狭窄如刀锋;大型设备成本:无法承受……

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仿佛被兜头浇下一盆冰水。控制大厅里残余的欢呼彻底熄灭,气氛重新跌入冰点。疲惫和巨大的压力如同实质的铅块,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肩头。有人颓然坐回椅子,双手捂住了脸;有人烦躁地抓扯着头发;小陈则死死盯着屏幕上那些刺眼的红叉,嘴唇咬得发白。

羊羽站在主控台前,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那片象征胜利却又带来更大绝望的蓝色与红色交织的屏幕。脸颊的肌肉因为紧咬牙关而微微抽搐,额角的青筋在皮肤下突突跳动。他没有说话,只是猛地一拳砸在冰冷的金属控制台边缘!

“砰!”

沉闷的巨响在寂静的大厅里回荡,震得桌上的水杯嗡嗡作响。那声音里饱含的愤怒、不甘和巨大的压力,让所有人心头一颤。他指关节瞬间泛白,一丝细微的血痕从皮肤下渗出。林夕心头猛地一紧,下意识地想上前,脚步却生生顿住。她知道,此刻任何言语的安慰都是苍白的。这口憋在胸腔里的气,必须由他自己打出来。

“散会!”羊羽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他不再看任何人,猛地转身,大步流星地冲向试验大厅深处那扇厚重的、通往核心高温合成区的铅防护门。背影如同一块沉默燃烧、即将爆裂的熔岩。

食堂里灯火通明,却弥漫着一股比分析中心更加粘稠、更加压抑的绝望气息。研究员们如同被抽去了脊骨,沉默地排队,机械地咀嚼。空气里只剩下餐盘碰撞的单调声响和沉重得令人窒息的呼吸。分析中心里审计组阴魂不散的阴影,技术突破后骤然显现的量产天堑,双重绞索勒得人喘不过气。角落里,悲观的低语如同霉菌般滋生蔓延。

“烧不出来…根本不可能量产…”

“拼死拼活过了测试,卡在这里…还不是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