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巴蜀玉脉 > 第71章 绣松绣风绣水绣月绣春秋

第71章 绣松绣风绣水绣月绣春秋(1 / 2)

在一片静谧之中,羊羽和林夕告别了那片郁郁葱葱的释迦果林,缓缓离开了松风水月别院。踏入泸山避暑大酒店的那一刻,酒店内的清凉瞬间驱散了外界的暑气。林夕心中的好奇如同藤蔓般肆意生长,她微微歪着头,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轻声问羊羽:“哥,你说那松风水月楼里究竟藏着什么宝贝呢?那座木楼看似质朴无华,实则暗藏玄机,一座历经岁月沧桑的明代楠木整楼,还能在无数战火的洗礼中幸存下来,实在是世间罕有。”

羊羽微微皱眉,陷入了短暂的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我留意到别院一侧的山林,有明显火烧过的痕迹,想必这两年这里曾遭受过山火肆虐。所幸光福寺作为皇家古寺,拥有完备且强大的消防系统,才使得那座木楼得以在这场劫难中幸免于难。我查看过近日的天气,三日后会是个万里无云的大晴天,届时我们再去登门拜访,说不定能揭开其中的神秘面纱。”

时光悄然流转,三日转瞬即逝。这一日,阳光明媚,湛蓝的天空宛如澄澈的宝石,没有一丝云彩的遮挡。羊羽和林夕再次来到松风水月别院前。释迦果林依旧如忠诚的卫士般,静静地伫立在门前。释迦果林法师远远便瞧见了二人,双手合十,轻念一声“阿弥陀佛”,随后施手礼,脸上带着和善的笑容,再次打开了那扇古朴的大门,引领他们朝着木楼缓缓走去。

法师轻轻推开木楼的大门,两架气势不凡的大型织机瞬间映入羊羽和林夕的眼帘。织机泛着古朴的光泽,岁月仿佛在它们身上留下了细腻的笔触,每一道纹理都诉说着悠久的历史。“两位施主,不妨仔细瞧瞧,可认识这物件?”法师微笑着说道。

林夕的眼眸瞬间亮如星辰,几乎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这是花楼织机,而且是明代的花楼织机!如今世上,关于它的存世记载几乎绝迹,唯有《天工开物》中曾对它有过寥寥数语的描述。”

释迦果林法师听闻,眼中不禁流露出欣慰与赞赏的目光,脸上的笑容愈发和蔼。羊羽和林夕怀着敬畏之心,缓缓走近织机,近距离地观看、轻轻抚摸。

织机的色泽犹如熟透的紫褐色葡萄,深沉而典雅,表面带有一种“绛霞”的独特纹理,恰似天边绚丽的晚霞,美得如梦如幻。木质的年轮线如波浪般起伏,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当手触碰到织机,那细腻的触感宛如婴儿娇嫩的肌肤,又似光洁的瓷器,使用之处更是丝绢般光滑,仿佛每一寸都被岁月精心打磨。

凑近细嗅,初时能闻到一股如青蒿般清新的气息,隐隐还伴有一丝微甜的木香,随后,雪松与檀木混合后的微弱木质清香悠悠传来,那香气持久而绵柔,萦绕在鼻尖,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古老而宁静的森林之中。

“这架织机的木质是红豆杉木,”林夕惊叹道,“红豆杉木在湿度变化时,收缩率低于3%,如此稳定的性能实在难得。它淡雅的气味不仅不会干扰织工长时间作业,而且那红褐色的纹理,在古时还被赋予了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法师,这实在是稀世珍宝啊!”

羊羽紧接着补充道:“的确如此,法师。小夕所言极是,红豆杉的物理性能堪称卓越,兼具硬度与韧性,能够承受织机高频振动带来的考验。这种特性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制作提花织机的理想材料。其稳定的微观结构能够精准保障机械精度,而中性气味也与长时间的织造环境完美契合。再者,那红褐色的纹理,更承载了明代工匠们独特的审美意趣,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释迦果林法师连连点头,眼中满是钦佩之色,恭敬地频频施礼:“二位学养深厚,令在下受益匪浅。”

羊羽从随身的工具包中取出卷尺,仔细地测量着织机的尺寸:“高3.6米、长5.8米、宽2.2米。”

林夕一边仔细观察着织机的结构,一边兴奋地说道:“从整体结构来看,这花楼是上层挽花工的操作台,上面悬挂着提花综线,也就是纤线;衢盘和衢脚位于提花综线的下端,起着铅锤的作用,用以保持张力;范子或者说障子,其实就是地综,负责控制平纹地组织;还有这花本,它可是用绳编记录的提花程序,就相当于现代的‘打孔纸带’。令人惊叹的是,这些核心部件竟然都保存得如此完好,实在是太难得了!”林夕越说越激动,脸颊因兴奋而微微泛红,手腕上的西玛在阳光的映照下,与织机的纹理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别样而和谐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