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归来后,羊羽和林夕在蜀锦园接待了那位曾与他们联系的彝族老毕摩。老人身着传统彝族服饰,银白的发辫盘在头顶,脸上的皱纹如同凉山深处的沟壑,镌刻着岁月的智慧。
阿普爷爷,您说有关于南红的重要事情告诉我们?林夕恭敬地为老人斟上一杯苦荞茶。
老毕摩从怀中取出一块包裹在红布中的物件,缓缓展开——那是一块形状奇特的南红玛瑙,通体呈深沉的柿子红色,表面刻有古老的符号。
这是...羊羽屏住呼吸,作为矿物学专家,他立刻认出这块南红的质地远超他们之前见过的任何样品。
这是从洛博依达——我们的圣地取来的圣石。老毕摩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按照祖训,它本不该离开圣地,但如今天象有变,祖灵托梦让我将它带给你们看。
林夕小心翼翼地接过圣石,发现那些刻痕并非随意为之:这些符号...是彝文吗?
老毕摩点点头:是古彝文,记载着关于的秘密。他指向其中一个形似山峰的符号,这里说,最大的血石矿藏在三山夹两水的地方,由白虎守护。
羊羽和林夕对视一眼,这显然是一条重要线索。林夕轻声问道:阿普爷爷,您能带我们去这个圣地吗?
老人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可以,但必须按照彝族的规矩来。首先要祭拜山神,其次...他严肃地看着两人,无论你们在那里发现什么,都必须尊重我们的传统,不能亵渎祖灵。
羊羽郑重承诺:我们保证会完全尊重彝族的文化和信仰。南红开发对我们不仅是商业项目,更是文化传承。
老毕摩满意地点点头:三天后是吉日,我可以带你们去圣地。
送走老人后,羊羽立即联系了地质队的同事,调取美姑县的地形图,寻找三山夹两水的地貌特征。林夕则开始查阅彝族文化资料,试图破译圣石上的其他符号。
这可能是改写凉山南红历史的发现。深夜的研究室里,羊羽揉着酸胀的眼睛说,如果真存在这样一个高品质的古老矿脉...
林夕放下放大镜:不仅如此。看这个符号,像不像一个祭祀场景?我认为南红在彝族文化中的地位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神圣。这不仅仅是商业价值的问题,更是一种文化责任。
三天后的黎明时分,羊羽、林夕带着两名地质专家和一名摄影师,跟随老毕摩踏上了前往圣地的旅程。林江不放心,特意派了四名武术联盟的高手暗中保护。
越野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两个小时后,停在一个偏僻的彝族村寨。从这里开始,只能徒步前进。
前面的路,车子走不了。老毕摩拄着拐杖,指向远处云雾缭绕的群山,洛博依达在神山深处,要走一天一夜。
队伍沿着几乎看不出是路的小径前行,时而穿过密林,时而攀爬岩壁。羊羽注意到,随着海拔升高,周围的岩石逐渐显露出红色调,这是铁矿氧化的迹象——南红玛瑙可能就在附近。
傍晚时分,队伍在一处山洞过夜。老毕摩在洞口点燃篝火,开始吟唱古老的彝族史诗。低沉悠扬的曲调在岩壁间回荡,讲述着彝族先祖如何发现,又如何将其视为天神赐予的礼物。
阿普爷爷唱的是《血石颂》,随行的彝族向导低声翻译,传说第一位发现血石的毕摩在梦中得到天神指引,找到能沟通天地的圣石...
深夜,当其他人都已睡去,羊羽借着篝火的微光再次研究圣石上的符号。突然,他发现了一个之前忽略的细节——某些符号在火光下会呈现出微弱的荧光。
小夕,快看!羊羽轻声唤醒妻子,这些符号是用含有荧光物质的矿物刻上去的。
林夕睡意全无:这意味着...在特定光线下,可能会显现出更多信息!
羊羽立即从背包里取出紫外线手电。当紫光照在圣石上时,原本模糊的符号突然清晰起来,显现出一幅完整的地图——三座山峰,两条河流交汇处标着一个醒目的红点,周围环绕着一圈神秘的符文。
这就是圣地的确切位置!林夕惊呼,随即压低声音,但那些符文是什么意思?
羊羽拍下照片:明天问问阿普爷爷。这可能是我们找到高品质南红矿脉的关键。
第二天清晨,当羊羽向老毕摩展示紫外线下的发现时,老人的表情变得异常严肃。
这是祖灵设下的考验。老毕摩抚摸着圣石,这些符文是警告,只有纯净之心的人才能安全进入圣地,贪婪者将受到诅咒。
队伍继续前进,地势越来越险峻。中午时分,他们终于到达一处三座陡峭山峰环抱的谷地,两条清澈的溪流在此交汇,形成一个小小的湖泊——与圣石地图完全吻合。
就是这里了。老毕摩站在湖边一块平坦的巨石上,开始准备祭祀仪式。他点燃香草,洒下酒水,吟唱着古老的咒语。其他人恭敬地站在一旁,连大气都不敢出。
仪式结束后,老毕摩指向湖边一处被藤蔓覆盖的岩壁:圣地入口在那里。但你们要记住,无论看到什么,都不能擅自取走任何东西,必须先完成祭祀。
拨开厚厚的藤蔓,露出一个半人高的洞口。老毕摩带头弯腰进入,其他人紧随其后。洞内起初狭窄黑暗,但前行约二十米后,空间突然开阔,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屏住了呼吸,这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岩洞,洞顶垂下无数晶莹的石笋,在头灯照射下折射出梦幻般的光彩。而最令人震撼的是,整个洞壁镶嵌着密密麻麻的南红玛瑙原石,在灯光下如同一面巨大的红色星空,闪烁着深浅不一的光芒。
天啊...随行的地质专家张教授声音颤抖,这...这简直是地质学的奇迹!我从没见过如此集中、品质如此高的南红矿脉!
羊羽蹲下身,仔细观察一块裸露的原石:看这颜色和质地,比我们之前发现的九口料还要好。而且...他移动头灯,你们注意到没有,这些玛瑙的分布很有规律,几乎像是...
像是有人刻意排列的。林夕接过话头,指向洞壁上一处明显带有人工痕迹的区域,看那里,石块排列成了某种图案。
老毕摩缓步走到那面岩壁前,轻声道:那是彝族的太阳历。我们的祖先不仅在这里开采血石,还把它作为观测天象的地方。
随着更深入的探查,越来越多的文化痕迹被发现——刻在岩壁上的古彝文,排列成星座图案的玛瑙原石,甚至还有一处疑似祭祀台的石制结构。
这不仅仅是一个矿洞,林夕激动地记录着,这是一个活生生的彝族文化圣地,将矿物学、天文学和原始宗教完美融合!
张教授小心翼翼地采集了一些地质样本:从矿物学角度看,这个洞穴的形成极为特殊。它应该是远古火山活动与地下水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玛瑙的品质之所以如此之高,可能与这里独特的地质构造有关。
羊羽注意到洞穴深处有一条狭窄的通道:阿普爷爷,那边通向哪里?
老毕摩的表情突然变得神秘:祖灵之室,只有毕摩能进入。外族人进去会有危险。
就在此时,随行的摄影师突然惊呼一声。他在拍摄洞壁时,无意中发现一块形状奇特的南红原石——在紫外线照射下,它呈现出完美的六边形,内部纹路组成了一个酷似人脸的图案。
祖灵显圣老毕摩激动地跪下叩拜,祖先显灵了!这块圣石必须留在原地,绝不能带走!
羊羽和林夕立即命令所有人停止采集样本,尊重彝族传统。他们意识到,这个洞穴的价值远超商业范畴,它是一个活态的文化遗产必须得到最妥善的保护。
离开洞穴前,老毕摩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告别仪式。当队伍走出洞口时,夕阳正好照在湖面上,将整个山谷染成与南红玛瑙一样的红色,宛如神迹。
回到锦城的当晚,羊羽和林夕立即召集核心团队开会,商讨如何保护性开发这个意外发现的南红圣地。
从商业角度看,这处矿脉的价值不可估量,林海看着拍摄的素材,难掩兴奋,光是那些高品质原石,就足以支撑我们未来十年的高端产品线。
林江则更关注安全问题:消息一旦传出去,肯定会有大批盗矿者蜂拥而至。我们需要立即加强那个区域的安保。
羊羽摇摇头:我认为不应该立即开采。那个洞穴首先是彝族的文化圣地,其次才是矿脉。我们必须先制定完善的保护方案。
林夕赞同羊羽的观点:其实,这个圣地的文化价值可能超过商业价值。我们可以申请将其列为文化遗产,建立保护区和研究站。至于商业开发,可以限量采集一些散落的原石,但核心区域必须原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