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平浪静,一片祥和,说的就是现在的宣府镇。似乎兵乱就没发生过,而且张家口的互市也依旧如火如荼。
巡抚衙门,陆羽见到张铨,一年多的时间居然生出满头的白发。整个人也虚脱的不成样子,不过庆幸的是人醒了。
相顾无言,一切都在叹息中。处处透着不寻常,所以他也不着急处理事情,只是和张巡抚待了几天,了解一些具体的事情。另一边,早有潜藏在张家口的探子,详细汇报此地的情报。
二者相结合,陆羽顿时觉得一个头两个大。小小一处宣府镇居然有这么多的湾湾道道。地方军阀、勋贵、士绅、商贾、宗室、蒙古以及后金都有人活跃在此地,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
财货就是这里的命脉,新来的张铨想复制山东登莱的那一套,没想到触犯太多人的利益。本身手上又没有硬实力,空有权利,但是使唤不动人。结果当然是被小小恫吓一番,不曾想出手的人,没把握好力度,导致张巡抚受伤昏迷。
本想着换个自己的人接任巡抚,谁知道事情没有按照他们设定的剧情走下去。老道的天启皇帝,顶着压力死活不同意换人,还把远在山东的陆羽调了过来。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刚出发不久,兵乱就被那些将领镇压。相关人员处理的处理,抄家的抄家,砍头的砍头,一切赶在陆羽一行人进宣府镇前结束。
巡抚衙门,案台上供奉着圣旨和尚方宝剑。
整个宣府镇的官员都在,大堂中人才济济。陆羽扫视下方,知道这些人不欢迎他,那堆在脸上的笑意要多假有多假。碍于其钦差身份,众人不得不低头,毕竟他代表天子。
没等陆羽开口,总兵陈大人率先讲话:“陆大人,本镇兵乱在各位大人的通力合作下已平,一应卷宗等都在此,您请过目。”
一边的小吏见状赶忙搬来一摞子纸张,交到案桌上。
他拿起来看了几眼,不用想都知道,肯定一切合法合规,都是罪有应得之人。丢在一旁笑着说道:“张巡抚受伤,诸位能及时分忧解难,是张大人之福,也是大明之幸。回头本官会上奏朝廷,各位都是有功之人。”
“就是这折子本官初来乍到,不知该如何写,不知哪位可以帮忙代笔或者讲述前因后果。朝廷那边担心的很,一日三催,既然事情已经解决,大功一件得早日令陛下宽心。”
宣府的御史李日宣心里骂道:啥时候陆大人这么好说话,不会是藏着什么坏?
嘴上却假装高兴地说:“大人要是不嫌弃在下,下官愿为大人分忧。”
“哦,李大人的文笔本官还是略有耳闻,此事再好不过。到时在座各位一起署名,向朝廷报喜。”陆羽看着眼前的中年人,根据特科的资料,这是一个东林党人。
没想到自诩清流的东林党人也有特殊情况,利益钱财面前都是奴隶。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些人有些忌讳他,私下似乎达成某种默契,想尽快支走他。
简短的会议结束后不一会儿,李御史就送上一份折子。上面已经署名几个人,只等他签上大名,盖上印章就可以快马加鞭送往京师。戏已经开演,当然不能中途不干,稍微浏览过内容,确认没有什么坑,提笔加上几句话,果断签字盖章,然后命人连夜送往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