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过后,金州又迎来山东的一批士兵,这次足足有两千人多人左右,水陆两军各自队伍又增加不少实力。陆羽此时却依旧能在家中,陪着儿女嬉戏,难得可以放松自我。
再一次回到衙门中,陆羽又成为一个大忙人,工坊、学堂是他跑的最多的地方。如今老师傅们,正带着徒弟忙着尝试翻砂铸炮。试验N多次后,石墨、石英砂、矿渣粉末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完全满足炮管的铸造工艺。
铁制模具,中间配合一根实心的铁棍,一个划时代的产物被制造出来,虽然成品率不高,但是有产出就行。甚至炮管还可以用车床进行内圆的车削,保证管壁的尺寸。
至此油皮纸包装的黑火药发射柱应运而生,配合超大的子弹形状的炮弹,新火炮一亮相,就威压城墙上的红夷大炮,成为金州水陆两军的宝贝。因为这东西的尺寸和重量实在太友好,而且易操作,配合雷汞下雨天也能使用。
定量的火药柱,保证射击的速度和稳定;后膛装药,保证每次清理简单,提高射击频率。特别运用在战舰上,简直就是神配。
武器有了,使用就成为一门学问,学堂中甚至专门开设一个班教授相关知识。没办法,如果培训过的,和新手差距太大,一不小心都能炸到自己人。
因为阉党倒书院的行动,全国各地私人书院被一刀切,幸存者寥寥无几,就连泰州的学堂也不能豁免,所以金州学堂新的一年人数爆满。原本准备在山东都司衙门上学的学子,统统被接到金州统一规划。
这里虽然是前线,但如今却似一个小江南。唯一的区别是没有臃肿的官僚士绅,官民亲如鱼水,真正的在明末打造出一个人民子弟兵的形象。
兵从人民中来,人民拥护当兵的,当兵的反过来保护人民。这是陆羽花费数年才养成的一种另类的习俗。没错,通过习俗,改变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潜移默化打造现代的人民军队。
新兵训练陆续开展,形势逐渐有利,后金在辽东半岛的影响越来越弱。双方默认盖州和复州之间的大片地带为缓冲区,冲突也集中在此处。
金州利用此地练兵,后金则重兵盖州,防守的同时,在辽河区域屯田。
天启九年,二月初,陆羽跨海回到山东,坐镇都司衙门,督促各地开始春耕。总之只要闲散的土地都被充分利用,土豆、红薯、玉米都被推广到各地。大批量的农具也半买半送,耕牛等大型牲畜则没办法短时间提高数量。不过这时候只要有田种,有饭吃,压根不愁没有劳动力。
因为陆羽的宣传十分到位,通过士兵、书生的宣讲,所有百姓都知道,都司衙门税赋为十税一,而且没有人丁税,且接受实物缴纳,不局限金银。至于劳役有钱拿不说还提供吃食,那伙食比自家都舍得用料。
盐油就像不要钱似的,可劲放,所以只要衙门有需要,好多家庭都积极报名,安排家里的劳力轮流上工。
大刀阔斧的改革,盘活山东军囤的良田,百姓们重新焕发顽强的生命力。光是户籍的变更(军户改农户),就已经被曾经的泥腿子奉为青天大老爷。何况那些风光无限的官老爷统统被大人一扫而空,还大家一个朗朗乾坤。
这么优惠的政策,就连很多自耕农都眼红。相邻两块地,一方有大官在前顶着,双方的税赋就完全不是一层次。没有胥吏的盘剥不说,上面还有各种帮助,比如农具、耕牛借用,种子免息提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