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役过后,陆羽整合盖复二州的百姓,并在原来金州城附近屯田。顺势将部队扩张到六个营,如此甲卫的六个营就齐全——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
大哥陆铭为甲卫的守备,带领这一卫训练、巡视周边,以及警戒北方。
陆羽则开始将重点关注到民政上,粮食是重点,参照以前泰州的经验,开始小规模饲鸡鸭和猪。同时参与工坊火器的研制,这里面涉及的东西太多,没有他的指导,匠人师傅们根本不能领会图纸的精髓。
一晃就是半年,这期间工坊成绩斐然,简易车床,简易钻床都成功落地。配合这期间囤积的钢材,终于可以尝试锻造枪支。按照陆羽的想法,步枪的枪管不能是铸造的,必须是用好钢锻造,因为这样可以延长使用寿命,防止炸膛以及避免频繁更换枪管。
可惜步枪那一米左右的枪管如何开孔是个问题,如果靠人工一点一点钻,估计一个月都完成不了一支枪,而且精度也无法保证。当然匠人师傅提出,参考火绳枪的工艺,直接就被陆羽放弃,毕竟他需要的是金属定装弹的枪管。
倒是后来提出的左轮手枪有进展,零部件少,枪管短,配合简易钻床很容易打孔。至于膛线,作为一个枪支发烧友,韦伯斯特豪的膛线机,他老早就画好图纸,防止以后用的着。枪支的精准全靠这个,这套设备他准备到时亲自组装、调试,作为关键技术,秘密加工。
功夫不愧有心人,多次试验后,第一把中折式转轮手枪木头模型下线,至于枪管孔的尺寸,陆羽统一规定为一尺的三十分之一大概1厘米左右。日后与步枪子弹头大小一样,到时候只需要改变弹壳的长短,就可以批量制作。
工匠们看到成果,纷纷不敢置信,这一套组合能有如此奇迹。虽然只是个木头的模型,但是依照少爷的描述,近距离似乎无敌,敌人根本没办法防备。
将模型拆散,照着大小尺寸,工匠们开始以囤积的钢材,分别锻造各个零部件。然后再组合起来,一点点修正和打磨,按照少爷的要求,第一把一定要完美,因为以后所有的部件,都要以此为准,丝毫不能马虎。
至于步枪,大伙也在尝试解决打孔的问题,因为它零件更少,木头模型早就在那边摆着。陆羽越看心越痒,由此想到它的射速和射程,积累到一定数量,那是什么场景,战争打法都可以改写。
唯一缺陷就是成本太贵,直到现在已经投入接近万两白银,还没有研制出成果。后续每次使用的子弹都需要花钱,并且还有使用次数限制,到期就会作废。
日子忙碌而又充实,整个金州欣欣向荣。后金已经放弃了这里,只派小股部队,时不时地出现在复州附近骚扰,防止金州外扩。
辽东的冬天越来越冷,现在每年只能种植一季,几千户的百姓和几千人的军队要养活。陆羽又不愿意降低标准,所以只好继续从南边运粮食,互通贸易。同时带领百姓和士兵,额外在外围种植农作物。养殖牲畜,同时时不时去女真腹地打打草谷,抢夺一些牛羊改善伙食,见好就收。
远在京师的天启陛下,终于想起辽东的小秀才,一道旨意漂洋过海送到了金州,此时他正搂着雨嘉在床上回味无穷。
好多家属跟着船队来到岛上,雨嘉自然也跟着一起。小别胜新婚,何况分别这么久,那是干柴配烈火,熊熊燃烧。一连几天陆羽都是扶着腰处理事务,可恨的是雨嘉那小妮子,却越来越水灵,白中带粉让人遐想无限。
每天一到晚上,陆羽便迫不及待,至于人家姑娘这次就是带着目的来的,她想为情郎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接到旨意后,陆羽带着雨嘉先来到登州,入京之前肯定要见一见袁巡抚。事后送走二人,这位大人有些后悔,他不该这么犹豫,自家姑娘这下错失如意郎君,该死的脸面。
再一次来到京师,陆羽终于不用借宿,父亲陆明已经在皇城之外购买了一座大院子。按照他的要求重新翻新,一应设施俱全。
“少爷你们,终于来了,我都在这里等了好多天。”唐三站在门口迎接,一别一年多,他倒是成熟稳重不少。
简单收拾后,陆羽进宫面圣。
今天的皇宫似乎有些阴森,陆羽心里有不好的预感。和以往一样,陆羽照例在一处偏殿等候,这次他很规矩,没有走动,只是偶尔喝一口茶水解渴,不敢多喝,防止需要上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