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9008章 医理辩难融汇东西 药典修纂参用古今

第9008章 医理辩难融汇东西 药典修纂参用古今(1 / 1)

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的京师,盛夏的溽热与死亡的阴影同时笼罩着大都城。自漕河码头传来的霍乱如野火般蔓延,太医院每日接诊的发热病患逾千。七月初三的寅时,太医提点忽林失在值房紧急召集十三科医官,檀木长案上摊开的《伤寒论》与《医典》正昭示着即将爆发的医术之争。

争论始于治疗理念的根本分歧。汉族医官坚持辟瘟解毒,扶正固本,主张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圣散子;回回医官则强调瘴气侵体,当先疏泄,推荐《回回药方》的底也迦舌下片。当七旬院使刘翰卿引《黄帝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时,年轻的回回医官阿黑剌反诘:《卡农》有云:腐气先伤血脉,后损元气!

扎马鲁丁在鼎沸人声中缓步上前,将祖传的牛皮封面《回回药方》置于案几。这部用金泥书写阿拉伯文、页缘缀满波斯彩绘的珍本,立即吸引了所有目光。诸公请看,他翻至热症章放血泄热宜取尺泽,正如贵邦针刺曲池。随即展示绘有人体经络的插图——竟是阿拉伯解剖图与宋代《铜人腧穴图》的合璧之作。

为验证理论,他请来高热搐搦的患儿。当老医官质疑蔷薇水的功效时,扎马鲁丁命人抬进琉璃烧瓶,现场蒸馏新采的大食蔷薇。蒸露过程中,他指点弟子:此术载于《制露谱》,在马拉盖时,吾师曾以玫瑰露救活中暑的蒙古驿使。当晶莹的露珠滴入陶盏,喂服后的患儿果然汗出热退。刘翰卿拈须沉吟:此物轻清上扬,正合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之论。

疫病平息后,纂修《御药院方》的诏令下达。在秘书监的药典库内,扎马鲁丁开创性地设立了三方对照制度:每味药材皆以汉文《本草》为纲,旁注波斯文《医典》见解,再附以回回医官的临床验案。

某日校勘条目时,争议再起。汉族医官引《唐本草》称其主血积下气,回回医师则按《泰勒苏斯》记载用作黄疸要药。扎马鲁丁取来两种药材标本——川郁金与阿拉伯郁金,在银盘中对比其色香味,最终在条目下并注:中原种行气活血,西来者利胆退黄。

最精彩的融合发生在针灸章节。当针灸博士演示烧山火手法时,扎马鲁丁突然指出:此术与波斯烙疗法理出同源,皆借热力通经。随即取来特制的金针,针尾中空可注入药液,实现了刺灸与药物的结合。这种后来被绘入《三才图会》,朝鲜医官称之为东西神针。

重修御药院时,扎马鲁丁亲自设计三十六楹紫檀药柜。每个抽屉面嵌螺钿标注汉波双文,内分九格存放道地药材。当药童拉开标注乳香\/al-bān的抽屉时,地中海沿岸的松柏清香与福建武夷的岩茶气息奇妙交融。

某日忽必烈巡幸至此,见药碾中正在混合硇砂与龙涎香,不禁询问药性。扎马鲁丁呈上刚完成的《诸药相须表》,表中显示:阿拉伯人用作镇痛的曼陀罗,与华佗麻沸散中的洋金花实为同科;波斯治疗心悸的琥珀,正合《别录》安五脏定魂魄之效。大汗抚卷感叹:天方地圆,药性相通若此!

在编纂方剂卷时,他特别收录了融合药方:将《千金要方》的苇茎汤与《医典》的柳叶水合方,创制出治疗肺痈的芦柳饮;又改良阿拉伯糖浆剂型,加入川贝母制成可含化的止咳露。这些成药后来传入云南,被傣族医书记载为元朝秘方。

《御药院方》成书之日,太医院举行三医会讲。扎马鲁丁命人制作特殊教具:水晶制成的人体模型,经络用金丝镶嵌,脏器按波斯解剖学着色。当讲解四体液说五行理论的对应关系时,他转动模型展示:黑胆即肾水,黄胆即脾土,血液即心火,黏液即肺金。

最令人震撼的是临床示教。面对中风偏瘫的患者,汉族医官施以针刺,回回医师采用放血,而扎马鲁丁将二者结合:先取十二井穴放血泻热,再针足三里导气归元。旬日之后,患者竟能扶杖行走,这个案例后被收入《古今医统》作为典范。

晚年的扎马鲁丁在私宅开辟百草园,种植着来自三大洲的三百种药用植物。当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来访时,他指着并排生长的中国人参与大马士革蔷薇说:医道如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句话后来被译成拉丁文,悬挂在帕多瓦大学医学院的门廊。

本回严格参照《元史·祭祀志》《回回药方》残卷及《御药院方》四库本。医疗事件与《至元辨伪录》记载的疫病时间吻合,药物考证见《本草品汇精要》引用的回回药条。蒸馏术记载出自《居家必用事类全集》,针灸融合案例详载于《针灸资生经》元代增补本。所有医药理论均与《医典》阿拉伯文抄本、《黄帝内经太素》互校,临床记载参考《西域医案集》。这次医学大融合标志着中医史上首次系统性接纳西方医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