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5002章 云中游学遇伯乐 北上漠南见明主

第5002章 云中游学遇伯乐 北上漠南见明主(1 / 1)

太宗十二年(1240)的深秋,云中古道被霜叶染成赤金。当海云禅师的锡杖叩响南堂寺的石阶时,子聪和尚正在银杏树下为流民诊脉。满地翻飞的黄叶间,老禅师看见这年轻僧人按在难民腕间的手指,竟在阳光下泛着玉石般的光泽。

和尚可通《易》理?海云突然发问,袈裟扫过石凳上的《河洛精蕴》。

子聪拾起被风掀开的书页,指尖轻点卦:天地交而万物通,正如禅师自北来,贫僧往南去,今日相逢即是阴阳和合。

二人从日昳论至星起。当说到卦时,海云以杖划地:鼎革之变,当在甲子。子聪却将落叶撒入卦象:革物者莫若鼎,然鼎新必先固本。夜枭啼鸣中,老禅师忽然按住他的腕骨:和尚既通经世之学,何以独守青灯?

子聪望向山门外蜿蜒的逃荒队伍:学以为己,亦以为人。然未遇其时,不若潜修。话音未落,恰有雏鹰掠月而过,双翼剪碎浮云。海云震杖起身:今忽必烈大王招贤纳士,有包容四海之志——此正其时也!

北上的车队在居庸关外遭遇暴雪。子聪将衲衣覆在冻僵的驿马背上,自己赤足踏冰而行。夜宿废弃烽燧时,海云见他用炭笔在墙上勾勒城池图样,忽问:和尚欲作晁错乎?子聪抹去画痕:愿为萧何,不羡张良。

漠北金帐出现在地平线上时,正值忽必烈春狩。但见年轻的亲王弯弓射雕,箭簇破空之声惊散雁阵。子聪突然下马,拾起三根雕翎插在雪地,摆成三才阵势。侍卫引他们入帐时,忽必烈正盯着那奇异图案:听说南僧善卜,且看今日猎获几何?

子聪从容取过猎场沙盘,将代表猎队的骨符推至位:水象主隐,当有白狐现于东南溪涧。果然未及半日,亲兵提着中箭白狐入帐——那箭恰穿过狐狸右目,与沙盘推演不差分毫。

当夜金帐烛火通明。忽必烈摩挲着白狐皮毛突然发问:佛道有何益于治国?

昔天竺阿育王以佛法止刀兵,中原文帝以黄老养民力。子聪将茶汤倾入三只陶盏,佛以慈悲化暴戾,道以清静养民力,儒以纲常定秩序。说着将三盏茶混入大瓮,三教并用,如乳水相融。

亲王手中的金刀微微一顿。侍立的吐蕃法师突然诘难:和尚既通儒术,可知《春秋》大一统之义?

子聪含笑取出随身《汉书》,翻至《地理志》:公不见黄河虽九曲,终归东海?今四海割据,正需混一之势。他突然以指蘸茶,在案几画出南北漕运图,若开运河,通漕运,则江南米粟可济燕赵。

帐中窃窃私语时,忽必烈突然掷出羊皮地图:且论天下大势!

年轻僧人指尖划过长江:宋室偏安,如龙困浅滩。点向西域:诸王纷争,似狼群夺食。最后按住幽燕之地:唯幽燕形胜,虎踞龙盘,若都于此,可制六合。烛火摇曳中,他衣袂无风自动,恍若鲲鹏振翅。

和尚法号为何?亲王倾身向前。

贫僧子聪,邢州人士。他合十作答,额间旧疤在灯下若隐若现。帐外忽起朔风,吹得狼纛猎猎作响,却吹不散他言语间的笃定:名号不过虚影,正如大王他日君临天下,万民记取的是德政,非是称谓。

忽必烈抚掌大笑,解下腰间镶玉匕首相赠。当子聪接过时,帐顶突然坠下一缕月光,正照在匕首的字铭文上。吐蕃法师见状变色——这柄匕首原是成吉思汗赐给耶律楚材的旧物。

此后三月,漠北金帐常现奇景:蒙古将领与汉人儒生同席听讲《大学》,色目商贾与女真猎户共论市舶法。某日演兵归来,忽必烈见子聪在沙盘上插满杏花枝,愠怒道:和尚欲以花木退敌?

非也。僧人轻拂花枝,露出底下漕渠模型,昔炀帝开运河虽劳民,然通南北血脉。今若改弦更张,寓兵于农...突然春雷炸响,雨滴在沙盘冲出水道,恰与他设计的运河走向完全重合。

雨季来临前,子聪奉命考察燕京废墟。站在残破的广寒殿遗址,他忽然对随行的青年姚枢说:他日太液池畔当植海棠。说着从包袱取出邢州带来的树种,此花耐寒,恰似北地苍生。

当夜他独对金台夕照,在断碑上以梵文、汉文、蒙文并刻二字。月光映照下,三体文字的影子竟交织成凤凰展翅之形——这方石碑后来被移入新建的孔庙,元末乱世中始终完好无损。

而此刻的漠北金帐里,忽必烈正在羊皮纸上勾勒新都草图。海云禅师见他笔下的宫阙布局暗合子聪日前所献《地理新书》,不由轻诵佛号。帐外,北归的鸿雁正排成字,飞向那个注定要承载帝国梦想的幽燕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