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文历法
历法革新:《黄钟历》《圣寿万年历》精确推算回归年长度
提出赤道岁差理论,测算地轴进动值
测量技术:发明累黍定尺法统一度量衡
测算北京地磁偏角(北纬39°50′)
四、舞蹈音乐
舞学体系:绘制《灵星小舞谱》《六代小舞谱》等大量舞谱
创立转半圈连四步等舞蹈步法记录法
作曲理论:《操缦古乐谱》记录大量古代乐曲
提出以律和声的复调音乐理论
五、物理计量
密度测定:精确测得水银密度(水银方寸重一斤)
建立金属比重测量体系
温度计雏形
设计利用弦长变化测量温度的装置
历史影响
着作集成:
《乐律全书》(47卷)汇集律学、历法、舞蹈成果
着作被收录《四库全书》,乾隆帝亲题津逮渊源
国际传播:
17世纪经传教士传入欧洲,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验证其理论,李约瑟评价为中国文艺复兴式的圣人。
当代价值:
十二平均律成为现代音乐标准
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纪念其逝世4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