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1208章 金石永存,词冠古今(1142-1155)

第1208章 金石永存,词冠古今(1142-1155)(2 / 2)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下片笔锋直转,落到“今年”,落到这“海角天涯”的临安。双鬓华发,是岁月更是苦难的刻痕。而最后两句,更是蕴含着无尽的悲怆。“晚来风势”,既是自然界的风寒,更是人生暮年的惨淡,以及时代政治的严酷风雨。在这样的“风势”下,连梅花这唯一的慰藉,也“故应难看”了。这已不仅是对个人身世的哀叹,更是对整个人生、整个时代的绝望。一首小令,写尽了一个女子从青春到暮年,从一个王朝的盛世到残梦的全程。

寻寻觅觅,魂归秋瑟。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前后,李清照的生命已如风中残烛。秦桧已于前一年死去,但朝廷的苟安政策并未改变,恢复中原的希望愈发渺茫。她深居简出,几乎与外界断绝了往来,只有一位追随她近三十年的老仆,依旧不离不弃地照料着她的起居。

这一年的秋天,似乎来得格外早,也格外萧索。西风飒飒,吹动着庭前的败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叹息。她感到体内的力气正一点点地流逝,眼前时常浮现出种种幻影:有时是汴京繁华的街市,有时是青州归来堂满架的书卷,有时是明诚温煦的笑容,有时又是长江之上仓皇南渡的混乱船影。

她的一生,似乎都在“寻寻觅觅”。寻觅艺术的至境,寻觅爱情的醇美,寻觅金石的真谛,寻觅国家的安宁。然而最终,找到的,只是这“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结局。这无尽的秋意,不正是她内心世界最真实的写照么?

在意识尚清醒的最后时刻,她做了一件极其郑重的事。她让老仆捧来一只密封的锦匣。匣中珍藏的,并非金银珠玉,而是一卷法帖——米芾的《神妙帖》。这是她所剩无几的、最为珍视的藏品之一,代表着她在艺术上的至高追求与鉴赏力。

她用尽最后的力气,紧紧握住老仆粗糙的手,目光灼灼,气息微弱却无比清晰地说道:“此帖……乃翰墨精灵所在……我死之后,务必……务必转呈朝廷秘阁……使其得所……勿使流落……切记,切记……”

她要将这最后的文明火种,归还给国家。这不仅是出于一个收藏家的责任感,更是她对自己一生所扞卫的文化价值的最终托付。她相信,只要这些承载着历史与艺术的器物、书籍还在,这个民族的精神就不会彻底消亡。

老仆含泪重重叩首,接过这重于千钧的托付。

交代完这一切,李清照仿佛了却了人间所有的牵挂。她平静地躺下,目光渐渐涣散,望向窗外那一片灰蒙蒙的、无尽的秋空。她的呼吸越来越轻,最终,与那萧瑟的秋风融为了一体。

一代词宗,易安居士李清照,就这样在“寻寻觅觅”的秋日中,溘然长逝。

她走了,带走了半个北宋的繁华与整个南宋初年的悲辛。她身后,没有子嗣,没有显赫的葬礼,甚至确切的葬地也成谜。但她留下了《漱玉词》那不朽的珠玉,留下了《金石录后序》那饱含血泪的史诗,更留下了一个于国破家亡中始终挺立不屈的、高贵的灵魂。她的词,冠绝古今;她的名,与日月同光。她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首激越而沉郁的、回响在历史长廊深处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