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1203章 党争漩涡,屏居青州(1107-1121)

第1203章 党争漩涡,屏居青州(1107-1121)(2 / 2)

赵明诚接过拓片反复核对,突然起身长揖:“吾得清照,犹刘向得班昭!这《金石录》该署我们二人之名才是!”

自此,《金石录》的编撰进入全新境界。李清照提出按年代编次,每件器物必附考释,并开创性地将青铜器铭文、碑刻、印玺等分类研究。某个雪夜,她为考证一枚“武城侯印”的真伪,竟彻夜查阅《史记》《汉书》等十余种典籍。赵明诚一觉醒来,见她仍在灯下疾书,宣纸上密密麻麻写满批注。

“歇歇吧。”他为她披上棉袍,“这般拼命所为何来?”

李清照抬头微笑:“记得我们典衣市碑时说的么?这些金石会替我们说话,说给千百年后的人听。”

政和二年(1112)重阳节,赵明诚的旧友刘跂来访。见归来堂四壁皆书,厅堂正中悬挂着李清照手书的金石录三个大字,不由感叹:“旁人遭贬皆颓唐度日,你二人倒修成学术正果。”

宴饮间,李清照拿出新酿的菊花酒。酒过三巡,她忽然提议:“今日不妨效仿兰亭雅集,以为题联句如何?”

于是烛影摇红中,联句声伴着酒香飘出窗外:“金石录成天地老(明诚),文章写就鬼神愁(清照)...”

这般诗意岁月里,也藏着难以言说的遗憾。政和五年(1115)中秋,李清照在院中设宴,却见赵明诚对着圆月出神。她知他想起汴京的族人——这些年间,赵家兄弟陆续复起,唯独赵明诚始终未被起用。

“明日我们去访《郑文公碑》可好?”她轻声道,“听说碑在云峰山崖,需攀援而上。”

赵明诚眼睛顿时亮了:“正好验证《齐乘》所载!”

这次探险成为他们屏居生涯的壮举。李清照穿着麻鞋,与樵夫一同攀上峭壁,亲手拓下摩崖石刻。归途遇雨,二人躲在岩洞中,她摸出随身携带的笔记:“今日见碑文沐浴教泽四字,笔法竟与《瘗鹤铭》相通...”

十四载春秋在青纸黄卷间流淌。宣和三年(1121),当复官的诏书送到青州时,赵明诚正在校对《金石录》最后一卷。信使催促即刻启程,他却坚持要完成校勘。夜深人静时,他忽然搁笔:“清照,这些年若没有你...”

李清照将新沏的茶推到他面前:“没有这些岁月,又何来《金石录》?”

临行前夜,他们漫步归来堂。满院书香中,李清照忽然吟道:“十四年来屏居梦,八千卷里金石声。”赵明诚接道:“他年若问青州事,墨痕犹带薜荔清。”——薜荔是青州山间常见的藤蔓,这些年间常被李清照夹在书页中作签。

马车驶离青州那日,李清照特意带上一盆青州土栽种的海棠。车轮碾过官道,她回头望去,但见云门山雾霭缭绕,恍如他们初来时那般宁静。这十四载屏居生涯,看似是政治漩涡中的退避,却意外成就了中国金石学史上最辉煌的篇章。那些在青灯黄卷间校勘出的文字,将比任何官爵更恒久地流传于世——正如她在《金石录后序》中写的:“岂人性之所着,死生不能忘之欤?”

而历史的洪流正在前方涌动。当他们重返汴京时,谁也不会想到,更大的动荡正在北方酝酿。此刻,马车里的夫妻二人还在争论着《金石录》中某个青铜鼎的断代问题,仿佛世间最紧要的,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