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1103章 西陲烽火,铁面扬威

第1103章 西陲烽火,铁面扬威(1 / 2)

第三章西陲烽火,铁面扬威

宝元元年(1038),西北边陲的平静被一道惊雷打破。元昊在兴庆府称帝,建国大夏,公然与宋廷分庭抗礼。消息传至汴京,朝野震动。

此时的狄青已在拱圣营服役十一载。年届而立的他,历经磨砺,气质愈发沉静刚毅。脸上刺字非但未随时间淡去,反因边关风霜显得更加深刻。这些年来,他由普通厢兵累功升至都头,统率百人,在禁军中已小有名气。

战报传来之日,狄青正在校场操练士卒。传令兵疾驰而入,宣读西夏叛乱的紧急军情。校场上一片哗然,唯有狄青面色平静,仿佛早已等候多时。

“都头,西夏狼子野心,此番必有一场恶战!”副手王嵩忧心忡忡。

狄青目光投向西北方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大宋男儿,正当为国效命。”

是夜,狄青彻夜未眠。他取出珍藏的西北地图——这是韩老卒临终前所赠,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关隘险要。烛光下,他反复推演可能战事,直至东方既白。

三日后,枢密院下令征调各部精锐赴西北参战。狄青毫不犹豫,第一个在请战书上按下手印。

“狄都头三思啊,”有同僚劝道,“西北苦寒,战事凶险,此去吉凶难料。”

狄青抚着脸上刺字,淡然一笑:“狄某面涅之身,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若能马革裹尸,也不枉此生。”

他的请战书几经周转,最终到了范雍案头。已是枢密使的范雍亲自召见狄青:

“西北战事,非比寻常。元昊蓄谋已久,其军骁勇善战,你可知此去凶险?”

狄青肃立答道:“末将深知。然则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末将愿为前锋,虽死无憾。”

范雍颔首:“好!本官保举你为延州指挥使,统兵千人。望你不负朝廷重托。”

离京前,狄青特意去了韩老卒墓前祭拜。墓碑简陋,一如老卒生前。狄青将一壶浊酒洒在墓前:

“前辈,狄青今日赴西北,必不负您多年教诲。他日若得胜还朝,再来与您痛饮。”

朔风猎猎,狄青带着麾下千余人马,踏上了西行之路。越往西北,景色越是荒凉。黄土高原上,烽燧相望,处处可见备战景象。

延州城下,知州范仲淹亲自出迎。这位以“先天下之忧而忧”闻名的新任知州,虽文人出身,却已显露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久闻狄指挥使骁勇,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范仲淹执手相迎,全无文官对武将的轻视。

狄青躬身行礼:“末将惭愧,愿在范公麾下效命。”

范仲淹仔细端详狄青脸上刺字,忽然道:“面涅非辱,乃丈夫之印记。狄将军可知,边关将士,最重实在军功?”

狄青心中一动,这位文官统帅的见识,果然非同一般。

次日,范仲淹召集众将议事。沙盘前,他神色凝重:

“元昊亲率十万大军,分三路来犯。其先锋已抵保安军,守将张宗元陷入重围。诸位有何良策?”

帐中一片沉默。保安军地势险要,但守军不足三千,被五万西夏军围困,援救谈何容易?

狄青仔细观察沙盘,忽然道:“范公,末将有一计。”

众将目光齐聚在这个面涅将领身上。

“西夏军势大,必不把我军放在眼里。末将愿率死士夜袭敌营,制造混乱。届时范公可率主力从侧翼突袭,或可解围。”

有将领质疑:“夜袭?西夏军营寨森严,五百人无疑是羊入虎口!”

狄青道:“正因敌众我寡,才要出奇制胜。末将观察天象,三日后月黑风高,正是良机。”

范仲淹沉吟良久,终于拍板:“就依狄将军之计。你需要什么?”

“五百敢死之士,铜面具一具,还有......”狄青目光坚定,“全权指挥之权。”

三日后,月隐星稀,北风呼啸。狄青率五百精兵,人衔枚,马裹蹄,悄悄逼近西夏大营。

临行前,他取出那具特制的铜面具。面具狰狞可怖,在火把映照下泛着冷光。士卒们见主帅戴上面具,披散长发,在夜色中宛如天神,都不由精神一振。

“诸位,”狄青声音低沉,“今夜之后,或许你我都将马革裹尸。但大宋男儿,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