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405章 冉魏覆灭与家族延续

第405章 冉魏覆灭与家族延续(1 / 2)

公元352年夏末的邺城,护城河的水位因连月干旱已降至膝盖。城墙上,一面残破的“冉”字大旗在热风中无力地垂着。十四岁的太子冉智扶着垛口,眺望着北方——那里是他父亲冉闵战败被擒的方向。

“殿下,回宫吧。”老臣蒋干轻声道,“日头太毒。”

冉智恍若未闻,依旧死死盯着远方。三个月前,他还是这个王朝的储君;如今,却成了困守孤城的囚徒。他记得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时,冉闵抚摸着他的头说:“若有不测,守住邺城,等待晋室援军。”

邺城陷落

城中的粮仓早已见底。最初还能每日两餐粥饭,后来变成一餐,如今连稀粥都难以为继。街头开始出现饿殍,守城的士兵有气无力地倚着兵器,眼神空洞。

“蒋卿,晋朝的援军...真的不会来了吗?”冉智望着正在清点最后存粮的蒋干。

蒋干动作一顿,苦涩地摇头:“送信的使者回来了。晋廷说...说要从长计议。”

事实上,东晋朝廷对北上援救始终争论不休。宰相谢尚认为这是恢复中原的良机,但大将军桓温却坚持要先巩固长江防线。就在这争论中,邺城最后的生机正在一点点消逝。

八月初三,燕军完成了对邺城的合围。慕容儁亲自坐镇中军,二十万大军将邺城围得水泄不通。

当夜,蒋干秘密求见:“殿下,城中粮尽,士兵已经开始煮食皮甲。若不降...明日恐怕就要发生人相食的惨剧了。”

冉智沉默良久,缓缓取下头上的太子金冠。烛光下,这个未及弱冠的少年眼中含着泪水:“那就...降吧。”

城破那日的情景,许多幸存者终生难忘。燕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但出乎意料的是,并没有发生预料中的屠城。慕容儁骑在战马上,看着跪在道旁的冉智,淡淡道:“识时务者为俊杰。”

他封冉智为海宾侯,食邑三百户——这是个徒有虚名的爵位,实际上就是将冉智软禁在邺城的一处宅邸中。

蒋干在城破后不知所终。有人说他自焚殉国,也有人说他隐姓埋名逃往江南。但他在历史上的最后一次出现,就是陪着冉智走出邺城皇宫,向燕军投降。

2.血脉暗流

投降后的冉氏家族,开始了在异族政权下小心翼翼的生存。根据二十世纪末在河南偃师出土的冉华墓志,这个曾经显赫的家族并没有立即消亡,而是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延续着血脉。

冉叡,冉闵的幼子,在城破时年仅十岁。他被送往燕都龙城,封为散骑常侍、海冥县侯。这个聪慧的少年很快学会了在权力夹缝中生存的智慧。他从不与人争执,见到鲜卑贵族总是恭敬有加,甚至主动学习鲜卑语言和习俗。

“我们要活下去”,他曾对年幼的侄子冉兴说,“只有活下去,才对得起你祖父流的血。”

冉兴在冉叡的庇护下长大。他继承了祖父冉闵的高大身材,却选择了与祖父截然不同的处世之道。当北魏统一北方后,他敏锐地抓住机会,凭借自己的才能获得拓跋焘的赏识,官至安远将军,封蒲阴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