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了!
五百铁骑,如同一支离弦的血色箭矢,以兰陵王为锋镝,狠狠凿入了周军浩瀚的军阵之中!
高长恭一马当先,那副鬼魅面具成了周军的噩梦。他手中的长槊化作一道银龙,所到之处,人仰马翻,无人能挡其一合。五百骑兵紧随其后,以决死的意志,撕裂了一层又一层敌军的防线。周军被这突如其来的雷霆一击打懵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不顾后果、勇猛绝伦的冲锋。阵型开始动摇、混乱。
冲过步兵方阵!踏破拒马鹿角!挑翻试图阻拦的敌将!
高长恭的铠甲被鲜血染红,面具下的呼吸灼热而粗重,但他的动作没有丝毫迟滞。他的眼中,只有前方那座巍峨的洛阳城。
终于,在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血战之后,这支伤痕累累却意志如钢的小队,竟真的突破了数万大军的重重包围,杀到了洛阳城下!
然而,问题随之而来。城上的守军,只见一队血人般的骑兵冲到城下,为首者戴着面具,根本无法分辨是敌是友。他们犹豫着,不敢打开城门,弓弩手甚至张弓搭箭,对准了下方的队伍。
千钧一发之际!
只见高长恭猛地举起手,止住了身后躁动的部下。在数万道目光的注视下,他缓缓地、坚定地,摘下了那副沾满血污的青铜面具。
刹那间,一张俊美绝伦、却又因战火而充满英武之气的面孔,暴露在阳光与所有人的视线之中。
城头寂静了片刻,随即,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是兰陵王!兰陵王来了!”
这一刻,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最具戏剧性和美感的一幕。美貌与勇武,优雅与血腥,在这位年轻亲王身上完美融合。希望,如同阳光,瞬间洒满洛阳。
城门轰然洞开!守军士气大振,与高长恭的生力军里应外合,向外冲杀。
此时,城外战场也发生了决定性转变。段韶与斛律光见高长恭成功破围,立即指挥主力发起了总攻。周军腹背受敌,核心被贯穿,士气彻底崩溃,开始全线溃败。
这一战,北齐大获全胜。周军“弃营幕,从芒山而西,保于陕州”,辎重器械,堆积如山,尽数归于齐军。这是南北朝时期的经典战役,高长恭率领五百骑兵大破十万敌军,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凯旋回师后,后主高湛亲自为将士们庆功。战后,北齐士兵为歌颂他的战功,自发创作了《兰陵王入阵曲》,将士们戴着模仿高长恭容貌的面具,手持兵器,边歌边舞,再现了他冲入敌阵的英勇场景。这便是后世闻名、甚至东传日本,成为宫廷雅乐,直至今日仍在演奏——《兰陵王入阵曲》。
自此,兰陵王高长恭的威名,响彻南北。他不再仅仅是皇室贵胄,更是北齐军民心中的“军神”。他以一场极致的个人英雄主义表演,扭转了一场国运之战,也将自己的名字,永远刻入了历史的星河之中。
邙山之战后,高长恭的声望达到顶峰。武成帝下旨加封他为尚书令,这一职位相当于宰相,标志着他正式进入北齐权力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