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贾东旭和傻柱(1 / 2)

看见这几个人,张军的眼前一亮。

正主来了。

当先一人,四十来岁,中等身材,国字脸,一头短寸,满脸正气。

他穿着一件轧钢厂的蓝色工作服,看上去有点陈旧,但洗得很干净。

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很有气势,颇有一副管事的派头。

他就是道德天尊一大爷易中海。

紧跟在他身后的是一个和他年龄相当的中年男子,肥头大耳,大腹便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干部来了。

他便是绝世官迷二大爷刘海中。

跟在他们身后的是两个年轻男子。

一个三十岁左右,国字脸,浓眉大眼,五官立体,看着就和原剧开局镜头中的遗像很像。

他的这个长相很符合这个年代的审美观,他就是在原剧中没有露过面,只有一张遗像的贾东旭。

关于贾东旭这个人物很有争议,在很多魔改四合院中将他描写成一个偷奸耍滑,好赌成性,又懦弱怕事的妈宝男,其实这都是将贾东旭妖魔化了,其实贾东旭可以说是相当出色。

虽然他没露过面,但是仍可以从一些镜头中来佐证。

在原剧中,贾家的墙上挂着奖状,那就是轧钢厂为了表彰贾东旭工作出色而颁发的。

贾家还有着全院唯一的一台缝纫机,而缝纫机票也是那个时候得到的,并不是什么他结婚的时候易中海送的。

可以想想,要在工作中有多出色,轧钢厂才会奖励贾东旭一张缝纫机票,要知道在这个年代,缝纫机,自行车都属于奇货可居的豪华大件,光有钱没用,必须要有票才能买到。

这足以说明轧钢厂对他的肯定。

贾东旭1931出生,1962年因公死亡,院子里的人一说起他,就没有说不可惜的。

剧中,三大爷阎埠贵就曾说过,贾东旭在院子里是年轻一代最有出息的人。

综合这些剧情可以肯定,贾东旭勤恳,孝顺,有责任,有担当,长相不用说,哪怕是一张遗像,也能看出他生前相貌堂堂,能甩傻柱八条街。

要不然易中海也不会选他为养老人。

秦淮茹为了他硬是守在贾家拉扯大了三个孩子。

棒梗更是为了他不愿意换爹,贾东旭1962年死的时候,棒梗已经10岁了,这个年龄已经懂了一些事。

可以说,棒梗一直视他爹贾东旭为骄傲,这也是为什么在得知他妈秦淮茹要和傻柱结婚时,他哭着喊着死活不同意,也因此,他八年时间没有和傻柱说过一句话。

直到八年后,傻柱给他找了份司机的工作,棒梗才勉强接受了傻柱。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秦淮茹为了贾东旭不愿意改嫁,母子俩在演戏也说不定,毕竟珠玉在前,瓦石难当。

跟贾东旭并肩走在一起的年轻人应该就是傻柱了,也是在剧中被坑得最惨的人。

他的手中还提着一个网兜,里面装着三个饭盒,看上去就沉甸甸的。

剧中傻柱带饭盒的经典场面出现了。

可是现在是灾年啊,定量都缩减了,食堂怎么可能有剩饭剩菜?

不用说,肯定又是抖勺抖出来的。

不知道傻柱是怎么想的,一个八级厨师也不缺嘴啊,硬要从工友的口里克扣这些口粮,难道良心不痛吗?

何况这些饭盒他和他妹妹都没吃什么,大多数都进了贾家这个无底洞,说来说去,还是他利令智昏。

按说,傻柱是这个四合院年轻一辈中条件最好的人。

他家有着四合院最大的两间正房,还有一间靠东侧,紧挨着易中海家的耳房,而且还是有房契的祖产。

这个住房条件在95号四合院是独一份。

他的家庭成分也好,三代雇农,谭家菜传人,在起风的时候也属红五类。

傻柱是1953年进的轧钢厂,成为了食堂的一名学徒工,工资是18.5元。

这一时间线与他的出生年份(1935年)直接对应,1953年时他18岁,符合当时国营工厂招工的年龄。

当了两年学徒工后,他提前转正,于1955年成为了十级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