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 > 第2章 飞剑成分初解析,晶体结构缺陷多

第2章 飞剑成分初解析,晶体结构缺陷多(1 / 2)

凌皓那番关于“材料力学”、“晶格缺陷”、“应力裂纹”的言论,如同在欧冶启干涸的心田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掀起了惊涛骇浪。他钻研炼器之道数百年,凭借的正是祖辈口传心授的秘法和无数次失败中积累的“手感”。他隐约能感觉到焚天锤的问题所在,却始终无法像凌皓这般,用如此清晰、精准、甚至有些冷酷的语言,直指其最微观的本质。

“科…科学?材料力学?”欧冶启的声音带着颤抖,浑浊的老眼死死盯着凌皓,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凌…凌道友,你此言当真?并非戏言?”

那出言质疑的年轻弟子,名叫石铁,是欧冶启的徒孙,此刻也瞠目结舌,看着凌皓如同看着一个怪物。他无法理解,怎么会有人不依靠神识细细温养感应,就能如此笃定地说出连师祖都难以言明的症结?

凌皓神色平静,迎接着欧冶启审视的目光:“欧冶长老,是真是假,一试便知。修复焚天锤非一日之功,我们或许可以从一些更基础的开始。”

他的目光扫过石铁腰间悬挂着的一柄制式飞剑。那飞剑样式古朴,闪烁着淡淡的金属寒光,是百炼宗弟子常用的“青锋剑”,以坚韧和锋锐着称。

“比如,这位石师侄的佩剑。”凌皓指了指那柄青锋剑,“若我所料不差,此剑主材应为‘寒铁’混合少量‘风铜’,以‘千锻法’反复捶打而成,剑身铭刻了基础的‘锐金’符文以增加锋锐度,对吧?”

石铁下意识地点头,这确实是青锋剑的标准配方和制法。

凌皓继续道:“此剑炼制手法娴熟,符文铭刻精准,算得上是一柄合格的制式飞剑。但是…”他话锋一转,“其内部寒铁晶粒粗大不均,存在多处晶界偏析和微观孔洞;风铜分布不够均匀,导致剑身不同区域韧性和灵力传导性存在差异;千锻法虽然去除了大部分宏观杂质,但引入了新的内应力分布问题,尤其是在剑脊与剑刃过渡区域,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而‘锐金’符文的能量节点与材料内部晶格取向不完全匹配,导致灵力灌注时,约有百分之十五的能量被无效耗散…”

他每说出一项,石铁的脸色就白一分,欧冶启的眼神就更亮一分。这些细节,有些是石铁自己御使飞剑时隐隐能感觉到的滞涩之处,有些则是连欧冶启都未曾特别注意到的微观问题!凌皓却如数家珍,仿佛亲手炼制了这柄剑一般!

“你…你胡说!”石铁脸涨得通红,年轻人的倔强让他不愿相信这颠覆认知的事实,“你连碰都没碰我的剑,怎么可能知道得这么清楚?!定是信口开河!”

凌皓微微一笑,并不争辩,只是对阿土示意了一下。阿土会意,从随身的储物袋中取出一件巴掌大小、造型精巧、如同显微镜般的法器——这是实验室用来进行材料微观分析的“微观洞察镜”简化版。

“石师侄,可否借剑一观?”凌皓问道。

石铁看了看师祖,欧冶启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石铁这才有些不情愿地将青锋剑递出。

凌皓没有用手去接,而是示意阿土将“微观洞察镜”对准剑身几个特定的部位。一道微弱不易察觉的灵光扫过剑身,相关的数据便开始在连接的光幕上快速刷新。

“看这里,”凌皓指着光幕上放大后的剑刃部位图像,那里显示出了金属的内部结构,“这些亮白色的区域是寒铁主体,暗灰色的线条是晶界。可以看到晶粒大小不一,形状也不规则,这会导致受力时应力传递不均,容易从大晶粒与小晶粒的交界处产生裂纹。”

他又切换到一个显示元素分布的图谱:“这是风铜的分布,颜色越亮代表浓度越高。看到没有?在剑身中部区域风铜富集,而靠近剑脊和剑尖区域则相对贫乏。这会造成剑身各部位韧性不一,剧烈碰撞时,贫乏区更容易崩口。”

接着是内应力分布图,剑脊与剑刃过渡区域显示出醒目的红色,代表高应力区。

最后是灵力灌注模拟动画,可以清晰地看到,当灵力流经“锐金”符文节点时,由于与下方材料晶格取向不匹配,产生了明显的湍流和散射,一部分灵力确实被浪费了。

光幕上的图像和数据,冰冷而客观,如同最公正的法官,将青锋剑内部隐藏的缺陷一一揭露出来,无可辩驳!

石铁张大了嘴巴,看着光幕上那熟悉又陌生的佩剑内部景象,整个人都懵了。他第一次如此直观地“看到”了自己日夜温养的法宝内部,竟然是这般…“粗糙”!

欧冶启更是激动得浑身发抖,他凑到光幕前,手指颤抖地抚过那些图像,如同抚摸情人的脸庞,口中喃喃自语:“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怪不得总觉得这批青锋剑比祖师笔记中记载的极品要差上一筹,原来是晶粒…是分布…是应力!肉眼难辨,神识难察,竟在此镜下,无所遁形!”

他猛地转身,一把抓住凌皓的手臂,老眼中闪烁着近乎狂热的光芒:“凌道友!不,凌大师!此法!此镜!可否…可否让老朽一观究竟?!”

这一刻,什么宗门之见,什么传男不传女的祖训,在追求炼器至高真理的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欧冶启仿佛看到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在自己面前轰然打开,门后是他穷尽一生都在追寻的、更清晰、更本质的炼器之道!

凌皓能理解欧冶启的心情,就如同他当年在实验室里第一次通过电子显微镜看到材料微观结构时一样震撼。他温和地笑了笑:“欧冶长老不必激动,此镜名为‘微观洞察镜’,正是用于观察材料微观结构的工具。科学之道,重在共享与验证。长老若有兴趣,我们大可一起研究。”

他顿了顿,看向那半塌的炼器堂,以及更深处那隐约传来空间波动和炽热气息的方向:“不过此地不宜久留,黑煞谷的人虽退去,难保不会卷土重来,而且那虚空能量裂隙也是个隐患。欧冶长老,诸位百炼宗的道友,若信得过凌某,不妨先随我回灵青盟暂避。那里有更完善的设备和安稳的环境,可供我们细细探讨这炼器之道,也可设法修复焚天锤。”

欧冶启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挣扎。故土难离,祖堂在此。但看着身后寥寥十余个伤痕累累的弟子,再想到那虎视眈眈的黑煞谷和莫测的虚空裂隙,他深知留在此地只有死路一条。而凌皓展现出的神秘手段和对炼器之道的深刻见解,让他看到了宗门传承延续、甚至发扬光大的希望!

最终,他重重一跺脚,决然道:“好!老朽便厚颜,携这些不成器的弟子,叨扰凌大师了!只求大师…不吝赐教!”

“长老言重了,互相学习。”凌皓拱手。

当下,众人不再耽搁。百炼宗弟子们简单收拾了炼器堂内一些最重要的传承玉简和核心材料,便随着凌皓等人,登上青云梭,朝着灵青盟方向疾驰而去。

数日后,灵青盟,新材料实验室。

这座实验室是凌皓在“源计划”提出后,专门划拨资源建立的,配备了目前最先进的“微观洞察镜”、“元素分析仪”、“应力探测阵”等一系列用于材料研究的科学法器。

欧冶启和石铁等百炼宗弟子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着实验室里那些闪烁着符文光芒、运作原理却完全陌生的仪器,既感到新奇,又有些手足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