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 > 第39章 功法优化模拟器,计算机辅助创功

第39章 功法优化模拟器,计算机辅助创功(1 / 2)

天道书院使者的到来,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灵青盟内部激起了层层涟漪。盟主大殿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来自中域天道书院的这位使者,道号“玄明子”,看起来约莫三十许人,面容普通,气质内敛,穿着一袭洗得发白的青色儒衫,浑身上下没有丝毫迫人的灵压,仿佛只是一个寻常的游学书生。

但正是这种返璞归真的平凡,却让在场所有元婴期以上的修士,包括云逸子和璇玑老人在内,都感到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悸动与压迫。他的存在本身,就仿佛与周围的天地融为一体,一言一行,皆暗合某种玄奥的韵律。

“贫道玄明子,奉书院之命,游历四方,察验道统。”玄明子声音平和,听不出喜怒,目光平静地扫过盟主、凌皓以及诸位长老,“近日,东域‘科学修仙’之名传扬甚广,甚至隐隐扰动天机,引动因果。书院对此颇感…好奇,故特遣贫道前来一观。”

他的话语很客气,但“扰动天机,引动因果”这八个字,却让众人心头一紧。这绝非普通的赞誉,更像是一种隐晦的警示。

盟主连忙拱手:“不知玄明子道友驾临,有失远迎。我灵青盟秉持科学之道,旨在探索真理,优化修行,绝无扰乱天地秩序之意。”

玄明子微微颔首,不置可否,目光最终落在了凌皓身上:“这位,想必便是凌皓凌大师了?”

凌皓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大师不敢当,在下凌皓,见过玄明子道友。”

两人目光交汇,空气中仿佛有无形的火花闪过。玄明子的眼神深邃如古井,似乎能看透人心;而凌皓的目光则清澈而坚定,充满了理性的光芒和对未知的探索欲。

“凌道友的‘科学之道’,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玄明子缓缓开口,“尤其是那‘观天镜’,竟能窥见能量纹络,实乃巧思。然,大道至简,衍化至繁。过度执着于外相与数据,是否会迷失于枝节,而忽略了道的本体?”

这便是直指核心的质问了!质疑科学修仙的方法论是否本末倒置!

凌皓神色不变,从容应答:“道友所言极是,道为本,法为末。然,若无‘法’以明‘道’,道亦虚无缥缈,难以把握。科学之道,非是执着外相,而是试图通过可重复、可验证的‘法’,去无限逼近那永恒的‘道’。如同盲人摸象,虽不能得全貌,但每多摸清一分,便离真相近了一分。数据与外相,正是我们‘触摸’大道的工具与桥梁。”

“工具?桥梁?”玄明子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凌道友认为,天地至理,可以用工具衡量,用桥梁跨越?”

“为何不可?”凌皓反问,“道友呼吸灵气,运转周天,是否也在运用身体这本能的‘工具’?道友参悟天道,是否也在借助神识这思维的‘桥梁’?科学之法,不过是将这些本能与思维,变得更加精确、更加系统、更加高效而已。”

玄明子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消化凌皓的话。大殿内落针可闻,所有人都紧张地看着这两位分别代表传统天道与科学新道的使者交锋。

“有趣的观点。”玄明子终于再次开口,语气依旧平淡,“然,道可道,非常道。有些玄妙,非数据所能尽述。譬如功法创制,乃前辈大能感悟天地,心血所凝,蕴含无穷玄机与个人烙印。贫道观贵盟弟子,所修功法似乎多有雷同,虽效率不俗,却少了几分独特的‘神韵’与‘造化’。依凌道友之科学,可能创出不逊于上古传承的顶级功法?”

这话问得极其刁钻!直接质疑科学方法在最高层次创造力上的不足!你可以优化,可以普及,但你能无中生有,创造出拥有独特“道韵”的全新顶级功法吗?

这也是灵青盟目前面临的一个现实瓶颈。他们可以基于“人体能量经络3d功能模型”对现有功法进行极致的优化,使其效率远超原版,但想要从头创造一门全新的、能媲美那些历经岁月考验的顶尖功法的确困难重重。那些顶尖功法往往蕴含着开创者对天地法则的独特理解,这种“神韵”很难用纯粹的数据和模型来量化生成。

盟主和几位长老的脸色都微微变了。他们知道,这是天道书院使者的一次考校,若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恐怕“科学修仙”在未来便会矮人一头,甚至被贴上“匠气过重,缺乏灵性”的标签。

然而,凌皓的嘴角,却微微勾起了一抹弧度。他等的就是这个问题!

“道友这个问题,问得正好。”凌皓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我灵青盟近日,恰好在此领域有所突破。道友若有兴趣,不妨随我移步实验室,一观究竟?”

玄明子古井无波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明显的讶异之色。他深深看了凌皓一眼,点了点头:“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一行人移步核心实验室。

实验室内,一座比“织网”核心计算阵列更加复杂、布满了各种闪烁符文和能量管线的巨大仪器,正静静地矗立在中央。仪器周围连接着数十面光幕,上面流淌着如同星河般浩瀚的数据流。

这正是凌皓在“内景”计划取得突破后,顺势启动的另一个绝密项目——

“功法优化与创生模拟系统”,内部代号:“造化之炉”!

“此乃‘造化之炉’。”凌皓向玄明子介绍道,“它并非直接创造功法,而是提供了一个虚拟的‘试验场’。”

他走到主控台前,一边操作一边解释:“其核心,基于我们构建的‘人体能量经络3d功能模型’数据库,以及从无数古籍、玉简、乃至天地自然现象中收集解析的海量‘道纹’与‘规则碎片’。”

光幕上展示出系统的内部结构:

一个高度精细化、参数可调的通用“虚拟修士”模型。

一个包含了已知各种能量属性、运行规律、乃至部分天地法则片段的“规则库”。

一个强大的“推演与优化核心”,基于“织网”系统升级而来,算力惊人。

“使用者可以在此设定目标。”凌皓继续道,“比如,想要创造一门侧重于速度的遁术,或是追求极致攻击力的剑诀,或是某种特殊体质专用的导引术…系统会根据目标,从规则库中抽取相关的‘道纹碎片’,在虚拟修士模型上进行无数次的组合、运行、模拟、优化。”

光幕上演示起来。凌皓设定了目标:“创造一门适合‘庚金之体’筑基期修士修炼,兼具攻防,并能引动星辰之力淬体的功法。”

指令下达,“造化之炉”发出低沉的嗡鸣,内部数据疯狂涌动。只见光幕上,代表规则碎片的无数光点开始碰撞、组合,在虚拟修士模型上模拟运行。有的组合运行片刻就导致模型“走火入魔”(能量乱流,模型崩溃),被迅速淘汰;有的组合运行平稳但效率低下;有的则展现出独特的效能…

系统自动记录每一次模拟的数据,评估其“能量效率”、“稳定性”、“与目标契合度”、“潜力评估”等多项指标,并基于算法进行迭代优化。

这个过程速度极快,瞬息之间便进行了数万次模拟推演!

玄明子目不转睛地看着,脸上的讶异之色越来越浓。他能感觉到,那仪器中进行的推演,并非胡乱的组合,而是蕴含着某种深刻的数理逻辑和对能量运行本质的理解。

约莫一炷香后,光幕上跳出了三个评分最高的优化方案!

方案一:【星辉锻金诀】(评分:92.7),侧重引动太白金星煞气淬体,攻伐凌厉,进展迅猛,但稳定性稍差,对心性要求较高。

方案二:【庚金不灭体】(评分:89.5),侧重防御与恢复,根基扎实,寿命绵长,但攻击力提升较慢。

方案三:【流影分光术】(评分:88.1),身法与攻击结合,诡异莫测,保命能力强,但对神识要求极高。

每个方案后面,都附有详细的模拟数据:预计修炼速度、瓶颈分析、优缺点列表、甚至推演出的部分关键行功路线图示和能量运行波形图!

“这…这只是推演!”一位跟随而来的传统派长老忍不住失声,“真正的功法创制,还需考虑人体细微差异、心境变化、外界环境干扰…岂是机器可以替代?”

凌皓似乎早就料到有此一问,他看向玄明子,沉声道:“玄明子道友,可否请您屈尊,亲自体验一番?”

玄明子目光微闪:“如何体验?”

“请道友任选一门您熟悉的、非核心传承的功法,将它的基础运行原理和核心‘道韵’特点输入系统。我们让‘造化之炉’尝试对其进行优化,或者…推演出其可能的后续进阶方向。然后,由道友亲自评判,这优化或推演的结果,是否合乎道理,是否…蕴含‘神韵’?”

这个提议,大胆至极!等于是让天道书院的使者亲自来检验“造化之炉”的成色!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若是推演结果不尽人意,甚至与玄明子的认知相悖,那科学修仙的名声恐怕会遭受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