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 > 第23章 制定行业标准,规范丹药法器市场

第23章 制定行业标准,规范丹药法器市场(1 / 2)

“灵青盟”的筹建工作,在凌皓主导的《股份制改革方案》框架下,如火如荼地展开。两宗联合组成的“资产评估委员会”几乎踏遍了每一条灵脉、每一块药田,清点了每一座库藏,其细致和严谨的程度,让许多习惯了“大概”、“差不多”的管事长老叫苦不迭,却也无可奈何——这可是关系到未来“股份”的大事,谁敢马虎?

然而,就在这轰轰烈烈的资产评估进行到一半时,一个新的、更为棘手的问题,摆在了筹备委员会面前,并且直接引发了灵溪宗丹堂、器堂与青木宗对应堂口之间的激烈冲突。

冲突的根源,在于合并后,丹药和法器的生产、定价与流通。

这一日,筹备委员会的临时议事厅内,争吵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荒谬!我灵溪宗‘赤炎丹’,乃采用七七四十九种火属性灵草,经三昧真火淬炼七日方成,药力精纯,一颗足以抵寻常丹药三颗之功!定价三十下品灵石,合情合理!”灵溪宗丹堂的钱长老,拍着桌子,脸红脖子粗。

对面,青木宗的丹堂木长老(与谈判的木逢春非同一人)冷笑连连:“钱老头,你少往自己脸上贴金!你那‘赤炎丹’药力是猛,但丹毒残留也高!长期服用,隐患不小!我青木宗的‘青木回元丹’,药性温和,滋养经脉,虽单颗效果稍逊,但胜在稳妥,定价十五下品灵石,才是公道!”

“放屁!你那回元丹见效慢如龟爬,斗法时吃它,跟等死有何区别?”

“总好过你吃出火毒攻心,爆体而亡!”

两位丹堂长老吵得不可开交。类似的场景,在器堂那边也同样上演。灵溪宗炼制的飞剑追求锋锐坚硬,价格高昂;青木宗炼制的法器则侧重灵巧与功能性,价格相对亲民。双方都认为自己的产品更好,理应占据主导地位,定价权更不能旁落。

这不仅仅是理念之争,更是未来市场份额和利润分配的前哨战!如果无法统一标准,合并后的丹堂和器堂根本无法协同运作,只会陷入无尽的内耗。

筹备委员会的其他成员,包括两位宗主派来的代表,都感到头疼不已。劝架?两边都觉得自己有理。强行压下一方?势必引起强烈反弹,不利于合并大局。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坐在角落,一直安静记录着的凌皓。

“凌顾问,”委员会主席,一位德高望重的灵溪宗太上长老,揉了揉眉心,“此事,你有何看法?”

凌皓放下炭笔,抬起头,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神色。他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天。修真界的生产活动,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经验主导的状态,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出现这种混乱是必然的。

他站起身,走到议事厅中央,目光平静地扫过争吵的双方。

“钱长老,木长老,二位不必再争了。”凌皓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嘈杂,“你们的争论,本质上是因为缺乏一个统一的、客观的、可量化的评判标准。”

“标准?”钱长老一愣。

“没错,标准!”凌皓肯定道,“我们不能再用‘药力精纯’、‘药性温和’、‘锋锐坚硬’这种模糊的、主观的描述来评价丹药和法器。我们需要一套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众人面面相觑,又是一个新名词。

“正是!”凌皓开始阐述他的构想,“所谓行业标准,就是对丹药、法器这类产品的关键性能指标、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检测方法、安全卫生规范等,制定出明确的、统一的、必须遵守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他转向两位丹堂长老:“比如丹药,我们可以制定《灵青盟丹药质量通用技术标准》。里面可以规定:

·有效成分含量标准:例如,‘赤炎丹’的核心火属性灵力单位不得低于多少,‘青木回元丹’的木属性滋养因子不得低于多少。这需要建立标准的药效检测方法(林风的探测仪可以升级用于此道)。

·丹毒及有害残留限量标准:明确规定各种丹药中,重金属、狂暴能量因子等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含量。

·稳定性与保质期标准:规定丹药在何种条件下,有效成分保持稳定的最低期限。

·包装与标识标准:规定丹药必须明确标注名称、主要成分、功效、用法用量、禁忌、保质期、生产批次等。”

凌皓每说一条,两位丹堂长老的眼睛就瞪大一分。这些东西,他们平时全靠经验和感觉,从未如此细化、量化过!

“有了这套标准,”凌皓总结道,“我们评价一颗丹药,就不再是空口无凭的争吵。拿出来,用标准方法一测,数据说话!符合标准的,就是合格品。超过标准线的,就是优等品!届时,‘赤炎丹’和‘青木回元丹’就不再是互相替代的竞争关系,而是针对不同需求(快速恢复vs温和滋养)的差异化产品!它们可以有不同的定价,但都必须符合各自对应的质量标准!”

这番分析,如同拨云见日,让钱长老和木长老都陷入了沉思。是啊,如果能量化比较,何必吵得面红耳赤?

“那…定价权呢?”钱长老更关心这个。

“定价权,同样可以依据标准来制定指导原则。”凌皓早有准备,“我们可以成立一个‘价格评审委员会’,参考标准检测出的品质等级、生产成本、市场供需关系等因素,给出一个建议指导价区间。具体售价可在区间内浮动,由市场决定。但严禁低于成本价的恶性竞争和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价格欺诈!”

这样一来,既保持了市场活力,又避免了混乱无序的价格战。

器堂那边的争论,也可以用类似的标准来解决: